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农耕经济的繁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2016-11-27更新 | 626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商鞅在《商君书·说民》中指出:“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治国之举,责令贫者富,富者贫。”商鞅意在强调
A.人民富裕有利于国家稳定
B.抑制商业发展的合理性
C.维持贫富均衡的重要性
D.统治者应以严刑峻法治国
3 . 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诗中肯定的是
A.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B.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7-06-01更新 | 20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年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社会对婚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树立了政府与法律的权威,只有得到官府证许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如此强调官婚,便使婚姻更加规范化、严肃化,因而增加了离异的困难性,有利于个体小家庭的巩固。在婚姻生活中,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奸乱行为加以严惩。法律触及到了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法处理婚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秩序,使建立在小家庭基础上的秦成就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伟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总之,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虽谈不上全面系统,却有着开创性的历史意义,为后世处理婚姻问题、规范婚姻行为、协调婚姻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摘编自刘举《商鞅变法后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婚姻关系法律规范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后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对秦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6 . 商鞅变法措施中,触犯、打击旧贵族利益最根本、最直接的措施分别是
A.制定秦律奖励军功B.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废井田,开阡陌D.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
7 . 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和奴隶,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     )
A.世袭B.多生产粮食布帛
C.经营工商D.取得军功
2016-12-12更新 | 323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涑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某班同学对商鞅变法的结局进行讨论,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改革总是要触及旧势力的利益,因而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②改革者需要勇气,更需要牺牲精神
③改革都会成功,改革者都要付出代价
④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但前进的道路上往往充满荆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 《战国策》载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鬻(指土地有封赐而无交易)”的原则。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土地兼并现象得到遏制
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