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在山东某地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坛”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孔子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孔子的思想主张包括
A.清静无为,顺应自然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020-02-21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孔子对周礼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反对周礼“亲亲”的宗法血缘的权力分配制度,主张“举贤才”。这表明孔子(        )
A.思想极端保守B.反对奴隶制度C.主张改革周礼D.强调为政以德
2020-01-1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认为人生应扎根于社会现实,极力主张从道德领域解决人生及社会的一切问题。老子强调“清静无为”,主张从自然状态出发,从宇宙中去开启人生的智慧。两人的人生观
A.蕴含着强烈社会责任感B.是不同时代背景的折射
C.体现出思想核心的差异D.适应了统治者统治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老子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深刻地认识到“万物负阴而抱阳”,他提出“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观点,这体现了老子的
A.道的思想
B.无为思想
C.辩证法思想
D.以柔克刚思想
2019-10-10更新 | 269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亚里士多德也说:“男子生来上等,女子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这反映出:
①夫权社会里女子地位相对较低     
②东西方妇女都属于社会底层
③在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妇女都不属于公民
④古代中国妇女有族权与神权束缚,相对于希腊来说社会禁锢更多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 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 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8 .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270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401次组卷 | 13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孔子和老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分别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关于两者思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主要研究人类社会
B.老子主要探讨宇宙本原
C.老子主张“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D.“道”的提出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与人们认识领域扩大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