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论语·季氏》篇记载,有一次,孔子站在庭院中。他的儿子孔鲤从他面前经过,孔子问:“学过《诗》了吗?”孔鲤答:“还没有。”孔子说:“不学《诗》,就没法说话”孔鲤听了,就回去学《诗》。

——杨伯峻《论语译注》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孔子的收徒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体现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
(2)联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诗经》文学特色的角度,说明孔子注重“诗教”的原因,指出《诗经》的深广影响。
2020-06-0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6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充分展现出紧急时刻,人们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根据行文风格和内涵判断,此诗句出自《诗经》的
A.《风》B.《雅》C.《颂》D.《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诗文有谓:“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据行文风格判断,该诗文最有可能出自
A.《诗经》B.《离骚》C.《九歌》D.《梦粱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2020-08-20更新 | 96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练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下列名篇出自“风”的是
A.《伐檀》B.《公刘》C.《生民》D.《周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一古代的四言诗歌语言优美,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它出自于
A.《诗经》B.《离骚》
C.《唐诗三百首》D.《宋词三百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D.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2016-11-27更新 | 365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这些诗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具有朴实的现实主义特色,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们出自儒家“五经”中的
A.《诗》B.《书》C.《礼》D.《春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