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各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022-06-14更新 | 8199次组卷 | 57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675次组卷 | 7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019-06-21更新 | 4964次组卷 | 74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虽“罕言利”,但他不排斥“利”,且表明在“义以为上”的前提下,可追求合理的利益与财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主张“以义制利”,认为财富分配不均匀是导致纷乱的根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强调“所谓财富,如其所有者不是公正、有德性的,即不能称之为财富”,懂得“以德生利”才是长久之道。在财富分配的方法上,柏拉图提倡“公有制”的原则。在理想国中,国民谁也不能拥有私有财产,统治阶级——哲学家和武士“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能够拥有“金和银以及凡希望幸福的人们常有的一切”。柏拉图同时强调精神财富的重要性,物质财富仅是一种下等财富。

——摘编自朱晨蕾《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论之比较分析》

(1)据材料概括孔子的财富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据材料比较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观的异同,说明他们的财富观对当今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孔子的哪一言论不能反映他的政治思想(     
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教无类D.恢复礼乐制度
2022-12-1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广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时有人询问子贡,孔子的门生为什么那么庞杂。子贡曰:“君子身心端正,来求学的人都不拒绝,想离去的也不阻止。就像良医的门前多病人,矫形器的旁边多弯曲的木头一样,所以夫子的弟子才这么杂。”这反映出孔子
A.倡导经世致用学风B.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C.创新教育管理制度D.践行平等教育理念
7 . 有学者指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孔子
A.主张德治,施展政治抱负B.决心恢复周礼,匡正社会秩序
C.开创私学,注重因材施教D.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教育事业
8 . 《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
2021-10-11更新 | 200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他追慕西周盛世的统治秩序,崇尚周礼,主张以伦理道德和自我约束来协调人际关系。“他”是
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并感叹: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这表明(  )
A.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B.各派学说不断发展革新
C.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D.文化融合趋势逐渐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