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7 道试题
1 . 《包拯·上殿札子》:“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清代李绿园《歧路灯》:“ 本道言出为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两则材料都强调的是
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B.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C.严格执法,治国之本D.刑一正百,杀一慎万
2016-11-27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广安市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卷
2 . 《韩非子》:“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材料观点(       
①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                           ②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
③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                           ④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荀子·强国篇》:“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轻慢),古之吏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人尚未摆脱边地陋俗B.秦国社会治理井然有序
C.秦国成为最强的诸侯国D.郡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4 . 有人说"儒家及老庄皆有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唯法家从‘一夫’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家
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
B.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C.要求以"礼"约束百姓
D.实行控制思想的"焚书坑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法家对中国历史的负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这种在秦统一中国时期起过积极作用的思想和制度,越往后负面作用越明显。以下各项,符合此观点的是法家
A.认为世道必进,推崇变革B.主张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提倡法治,反对贵族特权D.主张君主至上,以严刑治民
7 . 先秦诸子理论着眼的角度和论述的根据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认为应该由独一无二的君主来治理天下。这反映出
A.只有君主专制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
B.结束分裂实现集权已成为诸子共识
C.先秦诸子阶级属性没有本质上区别
D.诸子希望恢复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管子·明法解》:“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据此推理,法家思想中的“法”
A.有利于保护有产者的利益B.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捍卫臣民的合法权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6-11-27更新 | 24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内江市隆昌七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10 . 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
A.恢复周礼
B.严刑峻法
C.儒法并用
D.君臣有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