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93年,在湖北郭店楚墓发现的一批战国前中期儒家文献(竹简)记载:“德者,且莫大乎礼乐焉”“教以礼,则民果以劲;教以乐,则民弗德争将。”这表明儒家强调实现德政的手段是(     
A.赏罚分明B.礼乐教化C.兼爱非攻D.隆礼重法
2023-01-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人欣赏音乐的前提是“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因此提出了“非乐”的思想。该思想家的流派最有可能是(       
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礼记·礼运大同篇》一书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表明儒家
A.吸收墨家思想以发展自身B.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C.具有高度的人文主义精神D.积极呼应大一统的需求
4 . 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2020-12-03更新 | 33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墨家在自然科学方面建树极大,如《墨子》中对小孔成像、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并不是从单纯的科学兴趣出发,而是要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这反映出,《墨子》
A.吸收了各家学派的思想精华B.奠定了古代中国的科学基础
C.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需求D.符合上层统治者的价值取向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30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 专题11古代中国思想科文(教师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输盘助楚攻宋,墨子赴楚对公输盘说:“宋何罪之有?荆(楚)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这表明墨子
A.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B.欲借战争以扩大影响
C.支持孔子的仁义思想D.代表宋国士阶层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先秦某思想家提出"仁则兼矣",认为仁爱必然地包含着兼而不别的精神。该主张
A.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B.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
C.旨在以仁政扩充人的善性D.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据此可知,两学派均
A.承认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B.认可了礼乐的教化功能
C.强调了思想控制的重要性D.阐述了自我反省的必要性
2022-03-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某学者说:墨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义”,群体的公义要有“兼爱”为支撑的基础,人彼此相爱,没有偏差,才能使集体的爱成为社会公义的基础。这说明
A.共同富裕思想已经产生B.该学说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C.集体主义思想大行其道D.墨家关注平民群体的利益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