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这说明他们都(     
A.努力恢复西周政治秩序B.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D.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2023-11-11更新 | 39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知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抱朴子·诘鲍篇》:“囊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空泛而无束缚),恢尔自得,不竞不营,无紫(牵绊)无辱。”与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4 . 《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
2021-10-11更新 | 20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十九中等三校高二上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纵观我国历史,以民为本的民生思想源远流长,古今相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

材料二   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涵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由人民当家作主,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人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

——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民生思想的内容,并列举先秦道家和墨家与民生相关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先秦传统民生思想相比有何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021-10-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老庄哲学的影响B.孔孟之道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2021-04-15更新 | 315次组卷 | 35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乡出土了汉代墓葬。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座汉墓是汉初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家族墓。墓葬中出土了各式帛书,其中以《老子》甲乙本最引人注意。这说明
   
A.造纸技术已经成熟B.印刷技术广泛流传
C.道家思想盛行于世D.传统文化有所复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受这种学说的影响,人们便养成了一种乐天安命的思想。这种思想存留于后世,好的便是达观主义,坏的便是懒惰不思上进的劣根心理。“这种学说”
A.向往淡泊名利的理想生活B.提倡仁者爱人的人生态度
C.倡导非攻尚贤的社会理念D.主张以法治国的施政方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果时空能倒流的话,有一天你见到了老子和孔子,恰逢他们又在打架,你会帮助谁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帮老子,老子是天下第一B.帮孔子,孔子兼爱合我意
C.都不帮,我信奉法家思想D.不好说,他们政治地位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