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邾国占卜迁都之事,结果是若迁都就会对民有利而对君不利,邾文公说:“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敬天保民思想进一步发展B.人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
C.百家争鸣推动了政治变革D.民贵君轻主张得到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书·艺文志》将某一学派的主要特征概括为:“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学派主张的是(     
A.严刑峻法,中央集权B.福祸相依,得失相伴
C.为政以德,施行仁政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24-01-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3 . 先秦很多思想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其中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A.兼爱非攻B.无为而治C.为政以德D.严刑峻法
2023-12-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某学者认为,“仁爱”是孔子公共性思想的核心,“仁”既是个体内心存有,政治活动中所需要贯彻到底的原则。孔子希望怀有“仁”德的圣贤、君子,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品德,努力实现社会大同团结和个体自适其性的公共社会理想。可见,孔子的公共性思想(     
A.意在强化儒学的主流地位B.着眼于社会关系的和谐
C.实现了功名与道德的结合D.提倡无差别无等级的爱
2023-12-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

——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主张及成就有哪些?
(2)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出自己的想法。
2023-12-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这说明他们都(     
A.努力恢复西周政治秩序B.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D.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7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老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仁政,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墨家主张尚贤。这些主张均致力于(     
A.提供应对现实的方案B.提升统治者的修养
C.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D.追求国家富强统一
8 . 周王的乐舞谓之八佾,共八列八行,孔子听说(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他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为此孔子提出崇德重礼的主张。孔子此举目的是(     
A.维护等级秩序B.表达对现实不满
C.强调文化差异D.迎合贵族的需求
9 . 《易经》中《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为马”,马象征孜孜不倦、奋力进取;《坤卦》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为牛”,牛象征无为而治、厚德载物。因此,儒道两家学派创始人在后世的艺术形象常如下图所示。从中说明这两派学说初创时(     

A.针对现实问题有的放矢B.两者互相矛盾互不兼容
C.均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D.迎合新兴地主阶级需求
2023-10-25更新 | 286次组卷 | 13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阐释“孝”的问题时,孔子认为,光对父母赡养还不够,“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论及祭祀之礼时,孔子认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据此可知,孔子强调(     
A.恢复周礼B.有教无类C.家国一体D.道德自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