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下列思想与上述材料具有相似性的是(     
A.儒家的“仁政”“德治”B.墨家的“兼爱”“尚贤”
C.儒家的“礼治”D.法家的“法治”“变革”
2024-04-0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       

A.轻徭薄赋B.礼乐仁政C.以民为本D.重农抑商
2024-04-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儒家强调“定于一”的礼乐道德秩序;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权力法律秩序;墨家强调“尚同”与“执一”的社会行动秩序。这反映(     
A.各家主张日益趋同B.国家统一的趋势
C.思想文化多元包容D.社会失序的现实
2024-02-2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11次模拟考试暨一轮复习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儒家尊崇“定于一”的礼乐秩序;墨家追求“尚同、执一”的社会秩序;道家认同“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的统一秩序。这反映了三者具有相同的(     
A.政治立场B.学术观点C.社会目标D.哲学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这体现了(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韩非的严刑峻法思想
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韩非子》主张,君主对自己的下属和民众“不厌忠信”,对自己的敌人“不厌诈伪”。这一思想(     
A.构建了新的社会统治秩序B.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
C.巩固了各国中央集权制度D.推动了儒法思想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在研究战国时期某一学派的思想时指出,这一学派破天荒喊出了平民要求参政的呼声,有利于打破氏族血缘界限,突破旧的贵贱等级观念和传统的亲亲观念。该学派(       
A.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B.主张“兼爱”“非攻”
C.主张隆法重礼的思想D.以法为国家管理工具
2024-04-1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文化特点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下表是这一时期一些学派的观点。

主要观点文献出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韩非子》
若使天下兼相爱,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9 . “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       
A.体现了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B.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逐步瓦解
C.奠定了华夷关系的基本框架D.反映了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10 . 春秋战国时,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法家则主张“以刑去刑”“以力服人”,荀子提出“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发展趋势的基本特点是(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B.依法治国
C.大德而小刑,教化代替刑罚D.礼法结合
2023-11-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