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下列思想观点与代表人物匹配有误的一项是
A.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
B.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C.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墨子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2019-12-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这则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艰苦B.剥削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铁器牛耕得到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2010-11-25更新 | 109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先秦思想有非儒即墨之说。但秦以后,墨学几成绝学,鲜有学者问津。20世纪初,墨学再热。学术界和社会上“人人争言墨”“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20世纪初墨学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是
A.墨学民主平等主张迎合时代需要B.知识分子通过振兴墨学应对民族危机
C.西学已渐入末路知识分子反求于中学D.知识分子借墨学提倡社会公平公正
4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学者将之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法、儒、道、墨B.儒、道、墨、法
C.儒、墨、道、法D.道、法、墨、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战国时“士”阶层日益壮大。依其主张,钱穆把他们分为“劳作派”、“不仕派”、“禄仕派”、“义仕派”和“退隐派”。下列属于“劳作派”的人物是
A.墨子B.韩非C.孟子D.庄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自觉即我意识,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即现实世间生活之中;这种日常现实世间生活的人群关系之中,便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灵的满足或慰安。”据此对儒家思想分析正确的是
①“礼”与“仁”两者相辅相成,要把外在形式的“礼”内化为人的精神自觉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其主张贯穿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④教导人不仅要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有社会责任感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C.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D.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⑴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
⑵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⑶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原因。
⑷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 原因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