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老子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孔子则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韩非子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他们的主张
A.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B.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C.维护西周的礼乐制度D.符合专制君主的政治需要
2021-12-25更新 | 43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届高三一诊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管仲和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主张执法者应当“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韩非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当时
A.法治思想盛行B.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C.政府以民为本D.社会公正受到关注
3 .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B.统一成为各学派的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D.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
4 . 某学者用“无治主义”、“德治主义”、“天治主义”、“法治主义”来评价先秦某四家学派,下列言论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①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则得祸
②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③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管子》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李学勤《齐国治国思想讨论会论文集序》说:“《七略》在法家,《汉志》改人道家。实际管仲其人,与后来两家都没有学派的统系,《管子》书辑录著作的性质更属庞杂。”这反映了《管子》(     
A.与诸子百家求同存异B.适应时代与国家需要
C.为建立封建统治服务D.与诸子百家殊途同归
2021-05-30更新 | 37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太白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庄子倡导“乘物游心,亲近自然”,韩非子强调“抱法处势”。蕴涵在这些思想中的共同追求是
A.获得彻底的精神自由B.解决民众基本的生存问题
C.实现理想的社会人格D.建构稳定和谐的礼乐秩序
2021-03-05更新 | 357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评价春秋战国某一学派时认为,他们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并且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下列观点出自该学派的是
A.礼者,人道之极也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执有命者,此天下之厚害也D.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8 . 《韩非子》说车匠希望人富贵,棺匠希望人死亡;又说工匠造恶劣器械,骗农民的钱。荀子想禁止工匠在家制造器具。这说明了(  )
A.工匠可以出卖制造品B.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非常发达
C.市场假货泛滥D.韩非子和荀子主张手工业收归官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韩非子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由此可知,韩非子认为
A.法治优于德治B.德法兼用可治国
C.先遵法后重教D.法治易产生暴政
10 . 韩非子自知其法严峻,但他却不以为恶,其理由是“当君主对民众施用刑罚之时,并不是憎恨民众,而是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据此,韩非子
A.要求对人性进行遏制B.强调法治立足于民本
C.倡导仁政和法治兼顾D.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2020-12-25更新 | 445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