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①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②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2021-10-03更新 | 531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B.道家、墨家
C.道家、儒家D.儒家、法家
2021-05-08更新 | 22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时《管子》中有:“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荀子》中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了当时
A.兼并战争下各派思想激烈交锋B.社会转型思想文化趋于融合
C.法家思想被各诸侯国普遍采用D.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主流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韩非子说:“士卒之逃事伏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这一现象
A.使中央集权制遭到严重冲击B.表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趋于强化
C.对国君统治构成潜在的威胁D.为小农经济模式的形成创造条件
2021-01-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献典籍汗牛充栋。某古典文献中有“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等记载。该文献是
A.《论语》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周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B.“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19-08-09更新 | 481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2018-11-07更新 | 5032次组卷 | 90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
2017-10-19更新 | 350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阜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