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3 . 商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这主要反映了商鞅
A.力图建立并维护专制局面
B.竭力提高民众的法治观念
C.主张统治者要有民本意识
D.重视教育和法治的统一性
4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治理国家应当“士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A.旧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2018-02-16更新 | 15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卷
5 . 《史记》记载:“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以上政策实施于下图的
A.B.C.D.
6 . 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下列改革中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梭伦改革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8 . 下列选项中,属于商鞅变法后果与影响的有( )
①秦国的边睡已有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吏
② 秦国的儒士盈庭
③ 秦国己出现阶层的流动
④秦国的农民勤于耕种,战士勇猛作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 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下列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2016-12-12更新 | 425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曹县三桐中学高二上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