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严厉推行分户析居的改革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拆分到最细小程度。父与成年男子分居,都以户主身份列名国版。商鞅此举力图(     
A.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建立B.维护小农经济主导地位
C.瓦解宗法制度的社会根基D.移风易俗实现社会转型
2022-10-15更新 | 534次组卷 | 14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只有新进于文明的野蛮国家,最为可怕,秦国就属于这一种。”秦国士卒普遍比较勇猛顽强,被誉为“虎狼之师”,这主要是由于实行
A.皇帝制度B.军功爵制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君书·垦令》指出:“百县之治一形,则徙迁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这表明战国时期县制的推行
A.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B.有助于克服分封制弊端
C.提高了各国政府的行政效率D.成为“公天下”的开端
4 . 秦史专家张金光先生指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不仅民风朴实,且朝廷、吏治整肃,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即不开“后门”,不以权谋私,这在当时及其后世都是很少见的情况。材料旨在说明商鞅变法
A.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B.推动了秦国社会风气的转变
C.有利中央集权体制的构建D.实现了秦国富国强兵的目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并促进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什伍、连坐制度
6 . 《史记•商君列传》中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 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贵,无所芬华”商轶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贵族的等级爵制B.破坏宗法血缘的关系
C.抑制宗族贵族的势力D.扩大政府的人才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六国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2020-10-09更新 | 477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为商鞅变法时县及其以下组织的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A.激化了阶级矛盾B.瓦解了宗法制度
C.加强了地方统治D.扩大了统治范围
9 .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变法中的这一政策又可表述为
A.废除井田B.废世卿世禄C.奖励农耕D.什伍连坐
2020-06-0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公元前348年,秦孝公采取按人口征收田赋的“初为赋”,“淫疲游惰之民”也要交税;秦昭王相蔡泽亦曰: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由此可见,秦国改革
A.旨在发展小农经济B.重在变革土地制度
C.试图缓和社会矛盾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