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韩非提出“今有美尧舜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并且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意在(     
A.反对儒学复古B.倡导变法革新
C.建立中央集权D.加强思想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据此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
A.秦二世违背秦始皇统治之道B.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
C.郡县制不足以巩固统一局面D.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
2022-06-29更新 | 260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
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
2022-06-23更新 | 322次组卷 | 47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
2022-06-22更新 | 9605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
5 . 先秦某改革家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该改革家最有可能属于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异军突起,逐渐取得与儒、道、墨家相抗衡的地位并一度占据优势。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在于法家
A.代表人物具有崇高威望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C.思想主张体现人民意愿D.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
7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 “为民谋利”。这 些主张都(     
A.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B.试图以各自主张影响现实政治
C.提倡“礼"“法”并用D.注重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8 . 战国时期思想家申不害以“术”著称,在韩为相19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术”治,“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十五年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一致的是
A.孟子B.邹衍C.墨子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与以上言论出自同一学派的是
A.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B.尚贤者,政之本也
C.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