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
2019-01-30更新 | 1592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
2019-01-30更新 | 4638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海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19-01-30更新 | 3471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2019-01-30更新 | 97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2019-01-30更新 | 4259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
6 .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019-01-30更新 | 4580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上海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2018-11-07更新 | 5057次组卷 | 90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时移事易,变法宜矣”;“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材料中的主张与下列各项相符合的是
A.依法治国B.有教无类C.为政以德D.“兼爱”“非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评论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殆(几乎)仅知有政治,而不知有文化。仅知有国家,而不知有人生。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该学派代表人物应是(  )
A.孔子B.墨子C.韩非D.老子
2018-04-08更新 | 199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0周历史理科晚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
A.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