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 . 商鞅制定的“军功授爵制”,打破了旧贵族世袭式的社会等级制度。不论尊卑贵贱、贫富多寡,要想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荣誉必须用对外战争中的斩首数目来换取。军功授爵制”
A.完全剥夺了贵族特权B.利于塑造秦人的尚武精神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前356年,商鞅立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在秦国内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公元前350年,商鞅对此前制度进行补充:“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这一做法
A.有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彻底瓦解了浓厚的宗法观念
C.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D.有利于调节尖锐的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商君书·农战》中记载∶"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如果"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据此可知,商鞅变法
A.首次提出富国强兵B.主张实行君主专制
C.加速实现民族融合D.以农业发展为要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商鞅等改革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变法活动,封建制度确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变法一定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变法必然会代表新兴阶级的要求
C.落后的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变革D.春秋战国的变法运动具有必然性
2021-02-02更新 | 516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商鞅曾指出:“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治民。”此观点认为
A.农商之间存在着尖锐对立
B.农商分别发挥着不同功能
C.农商官三者互为补充关系
D.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思想
9 .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很多,其中比较彻底的一次变法是
A.吴起在楚国的变法B.管仲在齐国的变法
C.李悝在魏国的变法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0 . 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是古代历史重大的改革,他们的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①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②政治制度为后世沿用
③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贵族的特权
④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