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强调从历史进化的思想出发,主张严格要求,用法治来改造人的自私品质”。战国时期符合这一主张的思想派别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战国时《管子》中有:“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荀子》中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了当时
A.兼并战争下各派思想激烈交锋B.社会转型思想文化趋于融合
C.法家思想被各诸侯国普遍采用D.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庄子倡导“乘物游心,亲近自然”,韩非子强调“抱法处势”。蕴涵在这些思想中的共同追求是
A.获得彻底的精神自由B.解决民众基本的生存问题
C.实现理想的社会人格D.建构稳定和谐的礼乐秩序
2021-03-05更新 | 357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模式专题03民本与崇德——古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高考历史二轮突破限时训练(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商鞅曾强调“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韩非子也提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法不易者乱。”这反映出法家
A.主张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事物不断向前变化发展
C.重视法律使用时的实际效果D.强调法律对治国的重要作用
6 . 韩非子自知其法严峻,但他却不以为恶,其理由是“当君主对民众施用刑罚之时,并不是憎恨民众,而是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据此,韩非子
A.要求对人性进行遏制B.强调法治立足于民本
C.倡导仁政和法治兼顾D.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2020-12-25更新 | 445次组卷 | 17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7 .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他们的这种主张反映了
A.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开始形成B.儒家思想与法家的主张尖锐对立
C.战国时大一统思想已初步萌芽D.国家统一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
9 . 战国时,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而商鞅则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这表明
A.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B.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主张相同
C.儒法思想有走向融合的趋势
D.法家思想尚不能够自成一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习式语言风格”。“习式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善于引用经典,其中引用的古文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些古文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道家、墨家B.道家、法家、儒家、墨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2019-08-09更新 | 1808次组卷 | 7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