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2023-11-11更新 | 38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新高考分科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2022-10-25更新 | 222次组卷 | 7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
2021-10-11更新 | 20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观察下面《孔子周游列国图》,有学者戏称孔子的周游实为“颠沛流离”的“穷游”。孔子出现这窘况的主要因素是
A.孔子学识才能B.自身经济实力
C.时代发展潮流D.学术辩难环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老庄哲学的影响B.孔孟之道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2021-04-15更新 | 314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下面属于孔子成就的是
A.在晚年精心撰写并发表了《论语》一书B.创立了法家学派
C.正式提出了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D.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8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
A.克己复礼B.道法自然C.制天命而用之D.以刑止刑
2020-06-08更新 | 75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材料表明孔子的基本治国主张是(  )
A.“为政以德”B.“仁者爱人”C.“克己复礼”D.“天人感应”
10 . 以下是对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思想的表述:核心观念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思想中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据此判断,这两位思想家是
A.孔子和孟子B.墨子和老子C.孟子和庄子D.孔子和老子
2020-02-16更新 | 715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