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2 . 《史记商君列传》评论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其中明显具有夸大嫌疑的是
A.秦民大悦B.道不拾遗,山无盗贼C.乡邑大治D.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3 .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2021-05-15更新 | 28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文理学院附中高二3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班固《汉书·食货志》


(1)从材料一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提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据材料一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引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2021-02-2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秦国的文化传统中,宗法观念相对淡薄,商鞅利用这一点……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鼓励、引导并强制秦人把大家族变为小家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材料二   苏轼给宋神宗上书: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1)商鞅变法是如何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的?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小家庭政策得以推行的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苏轼的观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出发点。
2021-02-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2021-02-05更新 | 450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南闸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运动,其中奖励军功,按军功重新规定给予名位的标准。该措施(  )
A.限制了贵族特权B.承认了土地私有
C.消除了等级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
10 .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秦国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下列属于“秦国新法”内容的是
A.土地私有B.建立郡县制C.说汉话D.施行“尊王攘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