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 . 下面属于孔子成就的是
A.在晚年精心撰写并发表了《论语》一书B.创立了法家学派
C.正式提出了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D.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这一做法
A.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B.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
C.奠定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D.使“四书”成为儒学基础读物
2020-01-17更新 | 259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请回答:

(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和目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426次组卷 | 138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五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A.都对自然科学有较深的研究
B.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推崇
C.都曾提出了有关中庸的思想
D.都是著名教育家并收徒讲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