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二   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主要是为了巩固君权,关于平民的政治权利,在战国的法令法规中,根本找不到任何影子。

——王利玲、李成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的“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孔子对此所持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
2020-12-02更新 | 428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2 . 春秋时期管仲在《侈靡》篇中提出“俭则伤事”,“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善而未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可知,管仲主张
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戒奢从简与民休息
C.调整消费以刺激生产D.发展经济称霸诸侯
2021-09-04更新 | 349次组卷 | 8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05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某一思想家曾说:治法明,则官无邪;国务一,则民应用;事本抟,则民喜农而乐战。下列主张与该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列德而尚贤,有能则举之B.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D.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2021-11-03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5 . 寓言一般带有讽喻作用,“守株待兔”大意指的是“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这则寓言反映的哲理是
A.法家的变革精神B.道家的自然无为
C.儒家的仁者爱人D.墨家的功利主义
6 . 战国时期,韩非强调,统治者治国要“法”“术”“势”三者相结合,“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表明法家主张
A.霸道之术治理国家B.实行中央集权有效控制地方
C.严刑峻法统治国民D.君主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2021-12-11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07百家争鸣-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7 .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
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
2016-11-27更新 | 682次组卷 | 48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
9 . 战国时,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而商鞅则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这表明
A.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B.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主张相同
C.儒法思想有走向融合的趋势
D.法家思想尚不能够自成一派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翟D.韩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