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周王以五等爵制为原则确立对诸侯的统治秩序。如表为关于春秋时期五等爵制的相关记述。这说明春秋时期(     
《左传》僖公四年,许君卒于齐桓公伐楚军中,葬之以侯,礼也。
《吴语》吴王对晋人说:“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进则不敢,退则不可。”
A.政治传统仍有约束力量B.礼崩乐坏形势日趋严峻
C.诸侯争霸成为社会趋势D.五等爵制推动社会转型
2023-11-11更新 | 474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东方各国的国君与庶人之间,分布着广大的中间阶层,有着明显的等级划分。而秦国国君之下卿大夫阶层不够强大,没有发展起可以和国君对抗的势力,这反映了(     
A.商鞅变法摧毁秦国旧贵族势力B.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分封制
C.秦国具有走向集权的先天优势D.秦国与东方六国沿不同轨迹发展
3 . 春秋早期,晋昭侯(大宗)与曲沃桓叔(小宗)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曲沃小宗取代晋侯大宗,夺得晋国正统地位,史称“曲沃代晋”。这一事件破坏了(  )
A.分封制B.宗法制C.井田制D.郡县制
2023-10-2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不断侵扰王室。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却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表明(     
A.分封制下等级森严B.周王实际控制诸侯
C.天下共主名存实亡D.桓王注重睦邻友好
2023-10-13更新 | 174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描述,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A.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C.生产力发展推动各国变法D.社会充满着动荡与混乱
6 . 《论语·季氏》中记载孔子对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的分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孔子的“道”与老子思想一脉相承B.孔子认为天下无道的责任在诸侯
C.孔子意在维护周天子的地位权力D.反映出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落
7 . 西周时期楚王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则说“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B.礼崩乐坏局面
C.儒家思想受诸侯认同D.华夏认同增强
2023-07-08更新 | 333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变化体现了(     
A.礼崩乐坏B.百家争鸣C.政治稳定D.民族融合
9 . 据《国语•鲁语下》记载:“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直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战败后仍然向吴国请盟,“春秋贡献,不解(懈)于王府……亦征诸侯之礼也”。据此可知,先秦时期的贡纳关系(       
A.维系了政治联系B.解决了经济问题
C.完善了分封制度D.加重了诸侯负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左传》记载,前676年,虢公、晋侯朝见周王,周王以美酒款待二人,并皆赐给二人玉五毂,马三匹;前488年,根据吴国的要求,鲁国以相当于侍奉周天子的规格百牢(即猪、羊各百头)之礼招待前来会晤鲁公的吴王夫差。据此可知(     
A.礼崩乐坏影响政局稳定B.社会治理秩序亟需重构
C.礼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D.政治经济实力左右礼制
2023-06-01更新 | 1447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