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特征的是(     
①列国纷争   ②华夏认同   ③经济发展   ④百家争鸣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2 .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如表中历史信息概括最全面的是(     
时间人物事迹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春秋时第一个称霸
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变法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D.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3 . 春秋时期的相,拥有军政大权,“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设立相和将,相主管行政,将主管军事,“官分文武,王之二术也。”这一转变(     
A.维护了皇帝制度B.加强了国君权力
C.扩大了战争规模D.巩固了小农经济
4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社会大动荡、政治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民族大融合,其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B.争霸战争的影响
C.变法运动的兴起D.国家统一的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为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祈求,史称“求膊”。西周以来“天子不求私财”的传统从此打破……过去诸侯必须朝会天子的礼仪也名存实亡。这表明(       
A.传统秩序遭到破坏B.专制王权受到削弱
C.分封制破坏D.宗法制解体
6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3-07-2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周时期楚王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则说“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B.礼崩乐坏局面
C.儒家思想受诸侯认同D.华夏认同增强
2023-07-08更新 | 333次组卷 | 24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春秋末期,鲁昭公在与卿大夫的斗争中失利,逃至国外。掌权的正卿季平子虽然外看齐楚的援助,内有国君般的权力,但是“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国”。这反映了此时鲁国(     
A.分封制度已然瓦解B.礼乐制度仍有影响
C.政局受到大国支配D.集权趋势得到强化
9 . 西周时,士大夫在日常交往中态度恭敬、敬语连连。表达意见时,或遵先王遗训,或引经据典,力求做到婉转以达意。春秋时期,士大夫语言已表现出较多的随意性,不注意语态而“多言”,从个人利益出发赋诗言志,进而断章取义。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枢决策机制的调整B.宗法分封秩序的松动
C.诸侯王间矛盾的缓和D.专制集权权威的削弱
10 . 西周覆亡后,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不包括(     
A.各诸侯纷争不断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华夏族发展壮大D.各民族进一步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