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秦时期孕育的天子与诸侯、王畿之臣的关系,以及诸侯与隶属诸侯国官员关系中商议国事的治政方式,在秦朝真正确立为君臣共同参与的朝议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遇到难断之事时,皇帝便会召开聚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的会议,商谈解决方案,最终决断仍归皇帝所有。这种制度使皇帝可以听取更合理的方案,减少失误,对封建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王大臣会议”,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确立朝议制度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朝议制度体现了一种专制集权政体下的民主”。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3-10-1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含沧州市大数据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

材料二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新学伪经考》


(1)材料一与什么制度的创立有关?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李斯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别说明该建议的实施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皇帝高居国家机器的最顶端,是一切统治权力的象征和执掌者,从理论上讲,皇帝是专制王朝的核心和主宰,享有号令臣民,控制和指挥全副国家机器的权力。皇帝的名位制度包括皇帝的名号以及将皇帝的地位加以神化的各种物化的表现形式。秦始皇时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在奉上皇帝的名号时,就提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等具体内容,以突出君主神圣的地位,保证皇权的行使,这就是名位制度的滥觞。

名位制度在汉代得以确立和充实,当时规定:“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由此可见,这些内容都是皇帝至尊至贵身份地位的具体表现形式,亦为皇权行使至尊权力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从秦始皇到汉高祖,不过短短二十几年时间,中间还经历秦末农民大起义,皇帝名位制度就得以确定,并且基本上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足见这套制度是多么适应皇权专制体制的需要。

——摘编自柏桦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皇帝名位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皇帝名位制度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
(2)材料二中的“新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封建割据,关卡林立,这些限制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为了保证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秦国来完成统一,不是偶然的。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到秦王政公元前238年亲自执政,共历六代123年,关东六国一个一个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在此期间,秦消灭了六国共150多万军队,领土从今关中地区扩展到陕南、陕北、甘肃、宁夏、四川、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因而秦国最有条件来完成统一的事业。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当年,即宣布废除西周创立并实行了八百余年的封建领主制政治体制,推行新的适合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是地主阶级用来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但它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在当时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这一制度对巩固我们祖国的统一,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各朝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制度。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第二版)

材料三   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民不得不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压迫之下呻吟,个性难以发扬、改革的动向难以成器、创新的萌芽难以生长、庞大帝国体制的厚重和停滞……追根问底,都要溯源到早产的统一帝国,钳制民意,轻视地方,以暴力维持统一,扼杀了任何可能出现的新生机。

——摘编自李开元《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始皇创行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对“早产的统一帝国”的评价是否恰当,并且说明理由。
2021-10-2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材料题:

史料一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料二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经过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逐步作了修正。如果容许这项制度以原来的法家方式来实现,即对帝国结构的各个部分进行严密的中央集权控制,那么它不可能维护得这么久。

——《剑桥中国秦汉史》

史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1)史料一反映了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2)根据史料二,分析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3)根据史料三,指出王夫之对郡县制有什么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及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
(2)据材料二,简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3)提取材料三中图一至三三幅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021-01-1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新盈中学职业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2)“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实际上废除的是什么制度?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事实上他在推行一种什么新制度?
(3)新旧两种制度有什么不同?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1975年,毛泽东曾对在他身边为他读书的芦荻说: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的评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以后,丧失了进取的方向,志得意满,耽于快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的压迫人民,无聊得很。

——中国网《惊人妙语论帝王》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包括哪些具体制度?和前代相比秦朝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
10 .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的说法。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开阡陌,置郡县,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李贽《史纲评要》

材料四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平?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摘编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礼”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的含义。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请说明理由。
(3)在材料三中,李贽从哪些方面评价了秦朝的制度与政策?
(4)根据材料四归纳王夫之对秦制的看法。
2020-10-1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