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东汉庄园经济的生产经营内容,从考古资料中能证明的有农业中的谷物栽培、池塘养殖、畜牧养禽、蚕桑果木;手工业中的纺织、采矿、冶炼、制盐、农具、车辆、陶器制造、粮食加工、酿造等。据此可知,东汉庄园
A.生产具有自给自足性B.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C.内部商品交换频繁D.抑制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在山东沂南县一东汉大墓,出土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豪强地主田庄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左侧是粮仓。据此可知,当时
A.国家政治相对清明B.休养生息政策成果显著
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D.存在地方势力膨胀隐患
2021-02-23更新 | 740次组卷 | 4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后汉书》记载光武帝外公樊重“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
A.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豪强地主庄园的自给自足性D.田庄经济具有进步性
2021-01-08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上计制是古代中国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的一种制度。西汉时郡、国上计主要由郡丞、长史承担;东汉后期郡、国上计则由郡丞、长史的下属一一“上计掾史”承担。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王国问题的基本解决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专制集权的相对削弱D.地方长官的地位下降
2020-11-26更新 | 372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观汉记》载:“光武闵伤前代权臣太盛,外戚.与政,上浊明主,下危臣子,后族阴、郭之家不过九卿.亲属荣位不能及许、史、王氏(指名门望族)之半耳。”可见,光武帝由前代兴衰得出的教训是
A.警惕母族亲属干政B.完善君主专制体制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D.削弱地方豪强特权
6 . 东汉“光武中兴”与西汉“文景之治”的本质相同点是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改善B.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D.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皇帝昏庸腐败B.外戚宦官专权
C.黄巾军大起义D.地方军阀割据
2020-09-24更新 | 206次组卷 | 4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四川东汉古墓出土的画像砖,刻画了墓主人生前的宅院、池塘、大片稻田、山林和盐井;山东滕县出土的画像石,展现了墓主人大面积麦田之外,还有田庄中冶铁作坊工作和部曲操练的景象。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地方豪强威胁到君主集权
C.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D.庄园经济的高度自给自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2020-03-23更新 | 166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