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至隋唐,弹琴的儒者多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琴者,禁也”和“以琴正心”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表明
A.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
B.儒学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C.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
16-17高二下·北京·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政
C.荀子主张“仁义”“王道”D.新儒学适应了时代需要
2017-08-06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别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承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还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这对中国思想界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儒学发展为官方哲学B.读书人的思想遭到禁锢
C.儒家经典成为教科书D.实现了思想界的大一统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汉初的官僚基本上来源于世袭、捐资及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造成官僚结构的混乱和素质的低下。因此,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批准丞相公孙弘提出的创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的建议。为博士设置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是中央官学——太学正式成立的标志。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

——《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它们多由当时已有的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发展而来。如1150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1168年)剑桥大学(1209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1224年);法国的蒙特利尔大学(1181年)等。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最初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后来才独立成科,“七艺”是其主要课程。“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又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的不同之处,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2017-02-17更新 | 276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5 .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
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
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2016-12-13更新 | 1610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已。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脱离社会现实
B.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疆化
C.儒家教化逐渐普及
D.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2016-12-12更新 | 148次组卷 | 2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2016-12-12更新 | 46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区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
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
D.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
2016-11-27更新 | 28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届广西区玉林市博白县高三下期返校调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春秋繁露》中写道:“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以上反映的是
A.春秋时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的法家思想
C.汉初时的黄老学说D.汉武帝时的儒家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