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食客”又有“舍人,客,门客,门下客,门人,门子”等称呼。食客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他们以不事生产,寄食于权贵之家,为其服务,并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主要特征。从经济学角度看,他们似乎是社会的边缘人,但是他们却活跃于政治、外交的舞台,如商鞅、李斯、蔺相如、毛遂等,而吕不韦的食客集体著述的《吕氏春秋》一书,显示了他们在思想政治上深邃的见解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杨宁宁《社会变迁条件下的春秋战国食客》

材料二   汉初贵族养士的风气很盛,强大的诸侯王都大量招致宾客游士,扈从左右,其中有文学之士,有儒生、方士,还有纵横论辩之士。诸侯王策划反叛时,宾客游士往往是他们的重要助手,所以汉武帝力加压制,颁布了《左官律》和《附益法》,前者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后者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从此以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不能参与政事,其中支脉疏远的人,就与一般富室无异了。

——摘编自邓广铭等《百科名家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食客”产生的背景,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汉代游士阶层的兴衰。
2023-12-05更新 | 26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后,在郡内设置“监”这一官职。汉初,各地方不定期派遣御史去监察。经过汉初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至武帝时则"民则人给家足,都鄙縻间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颁布“推恩令”,还三次大规模地出击匈奴,使匈奴远遁漠北。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这样,充分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监察权与行政权相分离,基本摆平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纯监察制度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六条察州制,故清顾炎武称"刺史六条为百代不易之良法"。

——摘编自史云贵《汉代刺史制度述论》

材料二   秦中央监察机关为御史府,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佐丞相之职,御史府附从于相府之内。汉初承用秦制,御史大夫既为副丞相,又是监察长官。汉朝中央监察机关由司直、司隶校尉和御史府组成。司直属于丞相府官员,主要负责行政系统内的监察,集行政与监察于一身。西汉后期至东汉,御史大夫转为三公之一、御史中丞不再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责成为独立的最高监察长官。

——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汉时期中央监察体制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2023-12-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学是在特定的时代气候之下,植根于前代文化的丰厚土壤而成长起来的。它既承担着前代文化传统传承接续的历史使命,也必须回答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春秋时代剧烈变化着的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文化等方面都向当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上以后,人群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组织日趋复杂化而引发出来的,而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问题。这也是先秦儒学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徐克谦《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

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通经常道,并提出思想大一统——独尊儒术的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倡导的大一统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中华文化走向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刘丹忱《董仲舒“大一统”理论对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儒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董仲舒的观点。
2023-12-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命霍光、桑弘羊等人辅佐幼主昭帝。前81年,霍光召集全国各地选出的贤良文学人士进京商议罢黜盐、铁、酒等专营政策,盐铁会议召开。

讨论之中,贤良文学诸人属于儒家立场,御史大夫桑弘羊是法家立场。据桓宽《盐铁论》所录,儒生是绝对的反战主义者,他们认为汉武帝在位时期,一切以对外作战为第一,不惜用以次充好、强买强卖,哄抬物价种种办法筹款,致使人民的生活非常痛苦,再加上为丁稳定,不惜采用恐怖手段维系统治,更使人民吃不消。连年征战,民穷财尽,民怨沸腾,因而绝不能再走与民争利的法家路线。桑弘羊主持朝廷财经事务长达30余年之久,坚决捍卫汉武帝的内外政策,他认为兴盐铁,酒榷、置均输平准,扩大了财源,是抗击匈奴、消除边患的经费来源,而且这些政策便于抑制豪强大家,可济民救灾,有益于农民。

盐铁讨论的结果,据《盐铁论》载为“请且罢郡国榷酤(酒政)、关内铁官”。会议虽未能完全依照贤良文学的建议,但他们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成功。桑弘羊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挫折,霍光借助民间代表人士的辩论,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舆论支持。经济上官营政策有了一定收缩,这场会议中的贤良文学人士普遍得到了重用。

——据劳榦《秦汉简史》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盐铁会议双方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1-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秦汉的农牧业分界线
   
                 战国秦汉的农牧业分界线变迁图

上图的农牧界线在秦汉时期历经变化。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蒙恬逐匈奴,取得今河套包括鄂尔多斯高原的“河南地”,在这块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草木茂盛,多禽兽”的森林草原地带,设置了44县,并修筑长城,“徙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7年又迁三万家于北河(今河套乌加河)榆中地区。这两次大规模移民戍边,将农耕区的北界推进至阴山以南一带。不久,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灭亡,戍边者乘机逃回,匈奴渡河而南,与中原王朝以战国以来的故塞为界。至汉武帝时期,农牧界线又向北移动。

——摘编自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评析战国秦汉时期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动。
6 . 风俗与施政

材料一鉴于战国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秦统一后的“移风易俗”主要针对的是东方六国。秦始皇企图用严厉的法令手段来匡饬异俗,实现文化上的大一统,形成了“以法治俗”的统治思想。由于秦“事皆决于法”“以法治俗”走向了极端,风俗与政治形成了尖锐对立,激起原东方各国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加速了秦帝国的灭亡。

——摘编自牟发松《从“移风易俗”看秦汉对地方社会的控制》等

材料二在完成政治统一之后,刘邦在秦、韩、魏等西部地区设郡县“奉汉法以治”,在赵、 燕、齐、楚等东部地区则立王国,允许诸侯王在一定范围内制定和颁布本国的政策法令,依靠本 国士人“从俗”而治。在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的情况下,将承 秦而来的汉朝法律强行向全国推广,仍有激起东方社会反抗的危险。刘邦一方面必须“承秦”, 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汉初实行 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西汉能成功地避开亡秦覆辙,将帝国的统治巩固下来,与此不无关系。

——摘编自陈苏镇 《<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三为了实现文化的统一,汉朝儒生们提出“德教”的主张。贾谊和董仲舒分别对“德教”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贾谊的方案可以称为“以礼为治”。他建议汉朝仿照西周,尽快“制礼作乐”,自上而下地建立一套儒家制度,用这套制度约束百姓的行为,“使民日迁善远罪”,逐渐移风易俗,实现文化的统一。董仲舒则主张“教化”必须由“圣人”主持, 圣人奉天命来到人间作天子,这种圣人加天子的角色就是“王者”;王者自上而下、由近及远地 推行教化,逐渐移风易俗,实现文化的统一。汉武帝即位后,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陈苏镇 《秦汉时代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以社会风俗与国家统一的关系为视角,评析秦至西汉初期的统治政策。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西汉时期东西部风俗差异是如何消弭的。
2023-05-08更新 | 52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下令罢兵归田,组织军队复员。……同时又下令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规定凡在战争中流亡山泽的人口,各归原籍,恢复他们过去的爵位、土地和房屋……对于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对于罪犯,除死罪者,一律给以释放……田租只收产量的十五分之一。对于遭受战乱比较重或临时受灾的地区,则免除其租税。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汉武帝时,封建社会正处在上升阶段,汉武帝坚持秦始皇的法家路线,为集权国家的稳固、疆域的扩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一过程中,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周边地区和国外不断传播。中国的铸铁技术、打井技术、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工具均传至大宛等西域国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由于各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彼此之间共同性增加,差别缩小。各族人民制造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成了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所以,史学家范文澜说汉武帝“为现代中国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他使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一流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摘编自孙睿紫《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高祖为恢复社会经济而采取的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意义。
2022-10-1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湘鄂冀三省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从“天人合类”的逻辑推导出发,详细地论证了“三纲五常”是怎样由“天道”演变为“人道”的道德来源。通过以“天道”释“人道”、以阴阳定尊卑、以五行说人伦,董仲舒不仅将封建社会道德神秘化,而且还赋予了封建社会道德以神圣的权威性。

——摘编自邹顺康《董仲舒“三纲五常”思想评析》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三纲五常”乃“中国之大教”,并认为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纲常伦理。他认为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摘编自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三   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自由平等的观念取代臣服尊长的意识”,这是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历史现象。然而面对尚未彻底破除的君权至上观念,以及一系列张勋复辟、康有为尊崇孔教的闹剧,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并未受到经济和政治变革的触动,尊孔尚儒仍是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化身。为此陈独秀撰文称:“今所讨论者……非但孔教可否定人宪法问题,乃孔教是否适宜于国民教育精神之根本问题。”在陈独秀、李大钊等看来,要实现国民思想“最后之觉悟”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动一场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的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运动。

——摘编自邵常岁《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三纲五常”学说提出的理论依据及现实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维护传统“三纲五常”学说的出发点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思想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历史必然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把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推向了极致。但事实上,统治者宣扬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又使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继承性与变革性的过程。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又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人接纳西方文化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反思自身的过程。它冲破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封闭意识和自大心理,强化了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复兴的内在驱动力,对中国的近代化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过程中,全盘否定民族文化、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仅限于上层人士和社会精英参与等弊端也比较明显。因此,近代中国接纳西方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包容得失的历史过程,遵循着其内在发展逻辑。实践证明,近代中国文化的最终出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以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存活力。

——摘编自孙守敏《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及得失》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我们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刘家义《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中国接纳西方文化的进程加以简要评析。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当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春秋战国相较,汉代提供了比先秦更有保障的求职途径和谋取利禄的机会,使各阶层社会流动的实现途径日益规范和制度化。汉代,不论学子出身如何,只要学业优秀并为统治者所用,便可上升到令世人仰慕的社会阶层,由学术精英和知识精英成为政治精英,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占据较高社会地位。

——摘编自薛志清等《功利观与精神的培养——对汉代士人社会流动途径的考察》

材料二   明代中期由于展开捐纳,导致官僚预备集团愈发膨胀,加之科举的额数相对稳定而不能适应人口数的增长,大批士人上进无门。时人指出:“古者四民异业,至于后世,而士与农、商常相混。今新安多大族,其地在山谷之间,无平原旷野可为耕田”,“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当时的士人杨爵“下诏狱,杖之。居数日,视无恙,复杖之”;王夫之在书中也多次谈到廷杖等酷刑对士人心态的摧残,为人君者毁裂纲常之大恶”。明末士大夫“躁竟”“激戾”“放织”等表现变成了士人群体的特有性格。

——摘编自王新博《浅议明末士人生存与心理动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使汉代士人向上流动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相比明末士人的变化并进行评析。
2021-06-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