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汉武帝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兒宽”“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到汉宣帝时,贤才通过明经和对策方式被擢用者所占比重最多,这表明汉中期以来(     
A.确立了外儒内法的指导思想B.形成了儒学主导的统治秩序
C.延续了汉初统治的治国之策D.开创了以德治国的治理模式
2022-11-08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自汉武帝时期开始,研习儒家著作成为新时尚,就连汉昭帝也自称通《孝经》《论语》和《尚书》等典籍。这反映出( )
A.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强化B.儒家经典著作得到普及
C.儒学日益脱离广大民众D.儒学政治地位明显巩固
2022-11-07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战乱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     
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B.客观地评价了历史人物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西汉中后期,政府在判决案件时兴起所谓“《春秋》决狱”或称“经义决狱”之风,即可以直接引用“五经”经义特别是《春秋》的内容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这一做法(     
A.提高了审判效率B.反映了汉代缺乏明确的法律
C.降低了政府威信D.强化了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2022-11-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董仲舒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表明太学的办学目的是(     
A.培养政治人才B.发展儒学教育C.控制人民思想D.维护国家统一
2022-11-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张荣明在《古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治国理念》中指出:“战国秦汉社会先后经历了生产转型、制度转型和意识形态转型三个前后相依的历史阶段。”其中“意识形态转型”后长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是(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佛教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这表明他(     
A.吸收道法等家思想以发展儒学B.强调道德教化反对改革和变法
C.把儒家的伦理纲常上升为天理D.以思想大一统维护政治大一统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化”一词在董仲舒著作中出现频率很高。他指出:“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并反复强调:“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天下所未和平者,天子之教化不政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不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而“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摘编自朱人求《董仲舒教化哲学研究》

材料二   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所谓“太学”,其实质就是儒家式的大学,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下至郡太守卒吏,皆用通一艺(一经)以上者,形成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的局面。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

——摘编自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时期兴办太学的特点。
2022-10-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学家翦伯赞说:“汉代的统治者,把它当作一种材料,筑成了一条文化思想的狭路。在狭路的起点,写着知识分子由此入口;在狭路的终点,堆积着大堆的禄米。为了获得禄米,必须通过这条唯一的狭路。”材料中的“它”是指(     
A.推恩令B.儒家思想C.察举制D.恩荫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桑弘羊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经济主政者。他认为“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惧),法设而奸禁。网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而轻犯禁。”他还指出,应该“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桑弘羊的见解(     
A.蕴含了儒法相适的理政思想B.意在促进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
C.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融合D.源于天人合一观念的现实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