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孔庙原为孔氏后裔和孔门弟子祭祀孔子的家庙,但自汉唐以来,孔庙祭祀逐渐官方化,并在全国推广,唐宋以来上升成为国家常祀祭典。历代少数民族政权也非常注重孔庙祭祀。这反映出(     
A.政权借助儒学塑造正统形象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未受冲击
C.儒家文化认同促进民族融合D.宗法观念影响国家政治行为
2 . 《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A.下令在各郡国建立学校B.开创了选官制度“科举”
C.延续汉初休养生息政策D.重新确立儒学主流地位
2022-12-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1983-1984年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共有竹简526枚,简文含27种律和1种令,载有“殴父,枭首”条文,北宋类书《太平御览》中记载董仲舒援引《春秋》之义断此条文相关案件,父子至亲,因救父而伤父者免于死罪。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等

材料二



《唐律疏议》书影

《唐律疏议》于永徽四年(653)颁行,开元二十五年(737)被重加刊定,全书分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共12篇,是我国著名的封建法典,并对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法律产生一定影响。《旧唐书·王彦威传》记载:兴平县人上官兴,因醉杀人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首请罪,以出其父。唐律规定“杀人者死”,上官兴当处死刑。唐文宗以其重孝道,合于礼,最终改用流刑。

——摘编自李中和《试析<唐律疏议>自首制度》等


综合上述材料,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阐释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4 . 吕思勉指出,先秦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一个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其中一条是“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贵儒尊道B.尊崇儒术C.三教合归儒D.八股取士
2022-12-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5 . 秦汉政治社会定型的表现:
经济:____的确立期
政治:①____确立期;②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期;③____民族形成期和____国家的出现期
思想:思想统一(秦:____;汉初:____;汉武帝:____
2022-12-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3社会定型期—— 秦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6 . 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推动了教育和文学的发展,保证____成为主流思想
2022-12-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5隋唐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7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魏晋时期)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韩愈的思想比较粗糙,还不足以与佛老相抗衡。到了宋代,理学的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局面?并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局面出现的经济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并说明其提出该主张的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儒学走向“精微”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理学诞生的背景。
2022-12-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汉代,《尚书》中的“禹贡”篇被用作治理黄河的参考文献,“洪范”篇被用来预测世事变迁,《春秋》一书被用来作为审判罪犯的标准,而《诗经》则被用来作为谏书。这表明汉代儒学(     
A.注重通经致用B.强调内圣外王C.调和法道思想D.宣扬天人感应
9 . 秦朝建立后,统治者崇尚法家学说;汉初,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汉武帝统治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这说明秦汉时期(     
A.学术思想异常活跃B.主流思想与政治统治相关
C.文化专制有所弱化D.尚未实现学术的高度统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材料显示,山东、江苏、陕西三省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代“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其中以山东居多。如图中出土于山东济南的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拓片局部),刻画了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的一次见面:孔子(左)带领他的弟子问礼于老子(右)。衣袖中伸出大雁头的人像正是孔子,孔子躬身向老子行礼,大雁是孔子送给老子的见面礼(注: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节,称为“贽礼”,禽鸟为初见尊长时所送的礼品)。老子拄曲杖相迎,躬身还礼。在孔子和老子中间有一小儿,为童子项橐(七岁神童,孔子老师)。


孝堂山石祠孔子见老子图(拓片局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汉代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12-04更新 | 12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