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52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代私学注重研习五经。两汉时期,以孝廉入仕的人很多,被学者考证列名的约三百余人,这些人中,属于私学出身的人最多。据此可推知,汉代(     
A.官学的地位不断下降B.察举制选官方式多样化
C.儒学传播的范围广泛D.被察举者须受学校教育
2023-11-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历史试题
3 . 汉兴之初,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023-06-17更新 | 590次组卷 | 14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上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4 . 下面是两汉时期的画像砖。这表明汉代(   
   

讲学传经图                                                          养老图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尊老爱幼观念深入人心
C.教育体系在逐步完善D.主流思想影响社会生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汉时期至少有29名地方官员因为造福一方,死后被当地民众立祠祭祀,但只有兴学举贤的蜀郡太守文翁、为官清廉的南阳太守召信臣、主动归附汉光武的益州太守文齐、弃恶从善的洛阳令王涣4人得到朝廷昭告纳入官方祭祀体系。这表明(     
A.中央强化文化的大一统B.南方文化社会影响力上升
C.主流思想强调关注现实D.民众观感是上计制度基础
2023-06-02更新 | 1173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省洋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历史记载,“文、景之际,民朴而归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至于平民百姓,生活俭朴,自不待言。”但到汉武帝时“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这一变化表明西汉中期(     
A.官员更容易滋生奢靡之风B.儒家义利观遭遇了挑战
C.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恢复D.统治阶级攀比消费盛行
2023-04-19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丝绸的出口是汉朝贸易体系的一部分,除中国外还有五方参加,它们是罗马、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中亚的非汉族赶牲畜人充当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人或向导,中国从中亚取得马匹和璞玉,最后,丝绸运到罗马。材料主要说明(     
A.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B.贸易是开辟丝路的主要目的
C.中国与罗马有直接的贸易交往D.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2022-11-23更新 | 902次组卷 | 3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8 . 汉武帝时期,在全国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这反映出汉武帝
A.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B.突破重农抑商的禁锢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D.巩固小农经济的地位
9 .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则尊崇儒学,两者的根本着眼点都在于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2022-01-12更新 | 241次组卷 | 5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10 .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C.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2021-08-14更新 | 369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