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汉代甘肃敦煌郡的悬泉置遗址,是古代邮驿接待机构。这里发掘出的有字简牍中,有大量中西使节及人员往来及接待的记录。还有简牍记载,乌孙、莎车王使者进贡橐佗(骆驼);安息王“以大鸟(鸵鸟)卵及黎轩善眩人(魔术师)献于汉”。这说明汉代甘肃(     
A.维护了国家的大一统B.邮驿道路系统较完备
C.保证了丝绸之路畅通D.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
2 . 《通典》记载:“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这体现了汉代(     
A.董仲舒以礼制教化民众B.儒家思想融入法律法规
C.司法实践广泛援引秦律D.儒家学者促进法律发展
2023-11-12更新 | 636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东汉史学家班彪作《史记后传》百余篇,肯定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但批评司马迁不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A.《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B.班彪仿《史记》撰写《汉书》
C.汉代史书的撰写受到政府鼓励D.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史学写作
2023-11-12更新 | 225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考古发现,在山东出土的西汉前期铁范上仅标注了显然属于姓氏的“李”“汜”“山”等文字标识;而出土的西汉中后期铁范上多刻有以郡名为首的"山阳二""钜野二"等铭文。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民营冶铁业发展迅速B.国家放松了经济管制
C.工商业政策发生调整D.冶铁业生产的区域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岔沟西汉早中期游牧族墓群出土大量汉族文物如弦纹陶壶、绳纹陶罐、灰陶豆,木柄长剑、带和带玉王奉的剑、刻有汉字的铜矛、汉式铜,变形蟠螃纹、草叶纹、星云、日光、四禽四蝙纹铜镜等。据此可知(     
A.西汉实现了对西岔沟地区有效管辖B.西汉曾经向西岔沟大量移民
C.西汉曾经在西岔沟地区与匈奴交战D.汉文化随战争传播到西岔沟
6 .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人社会地位低下B.民间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抑商政策与社会发展背离D.抑商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
2023-06-08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两汉时期至少有29名地方官员因为造福一方,死后被当地民众立祠祭祀,但只有兴学举贤的蜀郡太守文翁、为官清廉的南阳太守召信臣、主动归附汉光武的益州太守文齐、弃恶从善的洛阳令王涣4人得到朝廷昭告纳入官方祭祀体系。这表明(     
A.中央强化文化的大一统B.南方文化社会影响力上升
C.主流思想强调关注现实D.民众观感是上计制度基础
2023-06-02更新 | 1173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省洋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汉武帝在西北地区采取的举措。这些举措在当时(     

举措

内容

举措一

由酒泉至罗布泊修筑了长达1000多千米的长城烽燧

举措二

汉代的敦煌郡长达300多千米的防线上,依次从西到东分布着玉门都尉、中部都尉和宜禾都尉三个都尉的驻防军队

举措三

敦煌郡有“脱置(游驿接待机构)九所,传马员三百六十匹”

举措四

在轮台、渠黎置使者校尉率成卒数百人屯田积谷

A.使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B.抵御了中亚诸国对汉朝的侵扰
C.阻挡了匈奴等族对内地的移民D.有利于保障中外间丝路的畅通
2023-05-12更新 | 48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9 . 西汉后期,郡的数量增加到83个,郡的大小相差很大。下表为公元1年——2年的统计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郡的数据。这说明(     
郡名登记的户登记的人口
颍川(面积最小的郡之一)4324912210 973
牂柯(经营西南夷,面积最大的郡之一)24219153360
敦煌(在偏远的西北地区)1120038335
河东(位置居中)236896962912
A.政府全部接管了王国的领地B.中央致力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西汉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D.地方割据势力隐患得以彻底消除
2023-05-07更新 | 566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八)历史试题
10 . 据历史记载,“文、景之际,民朴而归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至于平民百姓,生活俭朴,自不待言。”但到汉武帝时“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这一变化表明西汉中期(     
A.官员更容易滋生奢靡之风B.儒家义利观遭遇了挑战
C.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恢复D.统治阶级攀比消费盛行
2023-04-19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