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朱绍侯先生在《五洲同盟中天八国王》中指出:北魏时卢水胡人盖吴在陕西地区领导起义时提出五洲同盟的口号,受到了匈奴、氐、羌以及汉族人民的热烈响应。这说明当时(       )
A.民族交融是大势所趋
B.陕西民族矛盾最突出
C.民族隔阂已经消失
D.北魏孝文帝改革失败
2 . 史载,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先祖拓跋力微、沙漠汗等已经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北魏建立者拓跋珪初定中原,即“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后来继位的统治者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这些记载表明(     
A.北魏政权全面学习汉文化B.鲜卑族率先完成封建化转型
C.中原文化加快了北魏发展D.孝文帝改革具有历史传承性
2024-03-10更新 | 354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魏皇帝赐名是鲜卑族的重要习俗。孝文帝时期开始向北方汉族大族赐名,所赐之名都取自汉族的重要经书和史书。这一做法旨在(     
A.实行因俗而治B.延揽汉族文士C.承续华夏传统D.促进政权认同
2024-03-09更新 | 43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孝文帝模仿汉制在平城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此举意在(     
A.促进民族交融B.推崇天人感应
C.树立正统地位D.消除改革阻力
2024-03-08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北魏皇帝“赐名”,是利用拓跋鲜卑传统进行统治的一种做法。孝文帝统治时期,扩大了赐名的范围,增加了赐名的人数,尤其是将境内汉族大族作为主要赐名对象,并使这些大族获得赐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拓跋鲜卑贵族。孝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     
A.强化祖源认同B.推动民族交融C.社会阶层流动D.抑制鲜卑贵族
6 . 某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与汉族、贵族与士族结合了,使北魏政权的民族对立逐渐向阶级的统一过渡,北朝的门阀制度与南朝的门阀制度相一致了。该学者意在强调北魏孝文帝改革(       
A.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B.加剧了农民与地主的对立
C.使南北朝政治军事对立逐渐消失D.旨在实现民族和社会平等
7 . 北魏孝文帝迁都中原后,亲自祭祀孔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这一系列措施(     
A.增强了鲜卑族的凝聚力B.结束了南北分裂割据局面
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11-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面对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贵族元丕不肯着汉服,仍“雅爱本风,不达新式,至于变俗迁洛,改官制服,禁绝旧言,皆所不愿”。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     
A.突出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新旧之争B.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从而举步维艰
C.导致北方政局混乱不利于南北融合D.先习俗变迁再制度变革的策略失当
9 .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迁都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由此可以推断这些措施的作用是(     
A.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B.加强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江南经济开发D.推动了门第观念的淡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恩格斯说:“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中国历史上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都是这样的结局。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北方从分裂走向统一,是北方各族人民共同斗争和民族融合的结果。从十六国割据开始,移居内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族和汉族人民,在反剥削压迫的共同斗争中,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北魏进入中原,带来一批新部落,开始了新的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到北周统一北方,久居内地的少数民族,在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上和汉人已无多大差别,而周边上未融的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也在缩小,加强了互相之间联系和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吕克勤、徐耀耀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恩格斯言论的正确性。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2023-10-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