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如表是“孝文帝改革的相关举措”,反映了这场改革(     
三长制把民众按邻、里、党的系统组织起来,并各置一长,负责检查户口
均田制不分胡人汉人,均按编定的户籍授予土地,每户男夫和妇人按照规定授田
租调制一夫一妇每年纳帛一匹,粟二石
A.注重制度建设的协调性B.增加了小农的经济负担
C.巩固了大一统国家政权D.打击了士族的政治势力
2023-11-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魏孝文帝下均田诏(公元485年下诏)之前四年,北魏政府已有整顿户籍的命令。实施均田制之次年,北魏政府在地方基层设置三长制,即五家设一邻长,二十五家设一里长,一百二十五家设一党长,皆取“乡人之强谨者”为之。然后由“三长”制造户籍册,“隐口漏丁”,一一附实。据此可知,孝文帝设三长制造户籍册的根本目的在于(     
A.掌握人口变动,以便征发赋役B.促进胡汉交融,缓和民族矛盾
C.建立北魏政权,重新统一北方D.加强基层管理,主导社会救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顺应历史潮流,实行了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     
A.推动了江南地区开发B.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C.实现了富国强兵目标D.为北魏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规范统治秩序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D.缩小南北差距
2022-10-12更新 | 1047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