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北魏此举意在(     
A.促进北方各民族交融B.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推行中原的礼仪制度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024-05-14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到南北朝末期,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已和汉族基本上一样了;胡乐、胡舞、胡床、胡饼及尊重妇女的意识等也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C.民族交融双向互动D.少数民族加速汉化
2024-05-14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把鲜卑穆、楼、于等八姓与汉族崔、李、王等著姓划为同等,并将士族划定为膏粱、华腴、甲姓、乙姓、丙姓、丁姓诸等级,规定士族不得担任低级官职。这些举措意在(     
A.缓和士族与庶族之间矛盾B.推动各民族的交融
C.促进鲜卑贵族内部的团结D.巩固王朝政治统治
2024-03-27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北魏皇帝“赐名”,是利用拓跋鲜卑传统进行统治的一种做法。孝文帝统治时期,扩大了赐名的范围,增加了赐名的人数,尤其是将境内汉族大族作为主要赐名对象,并使这些大族获得赐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拓跋鲜卑贵族。孝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     
A.强化祖源认同B.推动民族交融C.社会阶层流动D.抑制鲜卑贵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刘涛先生将北魏“洛阳时期”的新体楷书称为“洛阳体”, 并提到:“洛阳体的出现表明北魏楷书受到南朝新书风的影响……实际上北魏后期书法已经与南朝接轨”。据此可知 (     
A.北魏书法体现了汉化特征B.民族交融促进文学的发展
C.北魏政府注重艺术的交融D.北魏风俗呈现了胡汉同化
2024-01-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大同云冈石窟昙曜五窟椭圆形平面、穹隆顶的窟形应是云冈创造的新模式,表达了将象征皇帝的佛像供奉进鲜卑族游牧生活的传统居室——穹庐中。随后,云冈石窟的窟形经历了从“穹庐”到“殿堂”(如下图示意)的转变。主导其变更的是(     
A.佛教中国化的完成B.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C.北方民居长期演变D.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
7 . 学者陈汉玉提出:“拓跋人的自觉汉化,从北魏建国之初就开始了;孝文帝亲政前鲜卑和汉族统治者之间就出现空前融洽的局面……可见,用胡汉矛盾的激烈来解释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没有说服力的”。这段材料,学者意在表达孝文帝改革(     
A.是由阶级矛盾激化引发的B.变革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
C.儒化加速了封建化进程D.主要贡献是促进民族融合
2023-12-03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复学检测历史试题
8 . 面对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贵族元丕不肯着汉服,仍“雅爱本风,不达新式,至于变俗迁洛,改官制服,禁绝旧言,皆所不愿”。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     
A.突出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新旧之争B.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从而举步维艰
C.导致北方政局混乱不利于南北融合D.先习俗变迁再制度变革的策略失当
9 . 北魏实施均田制时规定:受田农民于“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且不得以田产为投献之礼;耕牛可以受田,但上限为4头牛。这些规定旨在(     
A.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B.推动北方荒地的开发
C.加速北魏政权的汉化D.打击北民南迁的现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由于战乱频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江南、辽西和河西凉州地区,经济却有很大发展,其中江南尤其突出。江南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基础条件很优越。孙吴出于立国、争霸的需要,大力推进军屯、民屯,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多次大规模地迁移至江南,给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加上东晋、南朝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使这里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上)

材料二   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割据政权后,使用“以汉制汉、以夷制夷”之策略进行统治。“以汉制汉”之方:一是仿侨置州郡县之制。 西晋亡,东晋建立后,为安抚中原南迁之世家大族,曾有“侨置州郡县”之制。建立前燕的慕容廆在辽东崛起,正值西晋八王之乱,有许多中原士大夫世家豪族率乡里、部曲、佃客投奔慕容廆,他承认来归汉人原来的地望,在辽东另设相同地名以安置他们,这与“侨置州郡县”的方法相类似,使来归者有宾至如归之感。二是重用汉族文人,提倡儒学等。“胡化”主要指本身虽为汉族,但接受胡族文化。如北魏时的高欢,已彻底鲜卑化,其后人所建的北齐,也为鲜卑化王朝。

—摘编自吴楚克、王浩《魏晋南北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关键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