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现存北魏孝文帝的诏书中,北魏往往自称“中夏”,同时把南齐称为“南夏”。这说明北魏统治者
A.追求国家统一B.促进民族交融
C.认同华夏文明D.改革鲜卑旧制
2 .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2021-04-17更新 | 32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二选修单元检测历史卷
3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B.畜牧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2021-04-15更新 | 502次组卷 | 9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二选修单元检测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晋前后的户籍的变化具有以下特征:
西晋以前东晋之后
书写材料简牍
户籍内容人口数字等简单的信息先祖仕宦履历、起家官、联姻状况、嫡庶身份等
户籍保管地方二级制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制
这些变化
A.杜绝了户籍的诈伪现象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来源D.限制了士族门阀势力膨胀
5 .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措施
A.促进民族交融B.激化民族矛盾
C.加速北民南迁D.导致北魏分裂
6 . 据史籍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人“毫不通融”地“执行汉化政策”:“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指派一个委员会将118个复音姓根据音节改作单音汉姓”。这个人最有可能出身于
A.汉族B.氐族C.鲜卑族D.蒙古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南史》载,刚担任尚书省右仆射的世族子弟王僧达“自负才地,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其孙王融“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这说明南朝
A.选官重视才能与人品B.用官看重名士对人才的举荐
C.门阀观念依然在流行D.世族子弟直接继承父祖官爵
2021-01-24更新 | 1324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氏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
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2021-01-24更新 | 1434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家天下”时代,常以君主姓氏来称呼朝代,如李唐、朱明,还有
A.曹魏B.蜀汉C.北魏D.后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该时期
A.民族交融的作用B.察举制的积极作用
C.江南经济发展超过北方D.有效打击士族势力
2020-10-15更新 | 325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