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日:“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2022-06-14更新 | 619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4-2015学年甘肃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三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北魏孝文帝的什么改革措施。它能抑制“富者兼山泽”吗?为什么?
(2)从材料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3)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2022-05-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为巩固统治,北魏太武帝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上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材料二: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北境自染逆房,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2022-05-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A.知识丰富B.诗辞写作C.政治体制D.汉族文化
2022-05-0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孝文帝后期,汉人士族担任将相的人数从不到四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经过宣武、孝明两帝后几乎达到胡汉各半的比例。这说明北魏
A.汉化程度不断加深B.政权被世家大族垄断
C.选官用官注重门第D.胡汉有别的观念淡化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

——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

材料二   对孝文帝汉化的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是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7 . 5世纪末,迁往洛阳的鲜卑族王公贵族们纷纷改姓汉姓、改说汉语、改穿汉服,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商鞅变法B.文景之治C.孝文帝改革D.贞观之治
8 .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北魏孝文帝迁都B.晋朝统一中国C.秦国的商鞅变法D.宋王安石变法
9 .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
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2022-03-09更新 | 1084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魏书·任城王传》载,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此推断,孝文帝迁都洛阳旨在
A.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B.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
C.消除鲜卑贵族的改革阻力D.促进北方各民族交融
2022-01-18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