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5 道试题
1 . 魏晋时期,载录门第、区别族系的谱牒之学十分盛行。南朝刘孝标在注释《世说新语》时,引证的家谱、家传有数十种。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贵族等级秩序迅速分化重构B.门第观念非常盛行
C.家传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来源D.阶层流动速度加快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o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骨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u)、杜之间(泛指关中),不能比也。荆城(泛指长江中游)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昊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中外史纲要(上)》30页

材料二   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广泛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各地形成许多新聚落。移民浪潮对东晋南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土地开发,产生了殊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023-11-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节选自《宋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江南开发会带来什么影响?
2023-11-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大多宣称自己是华夏后裔。如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苻氏宣称先祖为“有息之苗裔”;后秦创立者羌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这一现象(     
A.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B.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C.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D.是农耕文明拓展的表现
2023-11-3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北京大学引碑入草的开创者李志敏评价东晋一位大书法家时说:“他的书法既表现了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出以儒家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下面与东晋这位书法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拓本)B. 北魏龙门石刻《杨大眼造像记》(拓本)
C. 王羲之《姨母帖》D. 柳公权《金刚经碑》(拓本)
2023-11-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 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 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时期的社会现象。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3-11-30更新 | 59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7 .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陶瓷、造纸等行业都有显著进步。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南方经济得到发展B.曲辕犁的使用与推广
C.均田制的有效推行D.南方统治者政策支持
2023-11-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列相关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220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曹丕、孙权也相继称帝B.司马昭发兵灭了蜀和吴
C.司马睿建立西晋,定都洛阳D.前秦政权于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图所示为北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对北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A.从材质特点看北魏有丰富矿产资源B.该货币能见证北魏的对外贸易
C.从形制特点看北魏货币取法于中原D.该货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
10 . 西晋时期“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北方人常常谑称南方人为“鱼鳖之徒”。至北魏时期,京城洛阳食鱼之人渐多,甚至出现了“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     
A.南北饮食习惯趋同B.民族交融加强
C.北方农业得到恢复D.南方经济地位上升
2023-11-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