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孝文帝就下诏禁止同姓结婚:“淳风行于上古,礼化用乎近叶。是以夏殷不嫌一族之婚,周室殆绝同姓之娶,斯皆教随时设,治因事改者也”。魏自建国以来,同姓相婚的旧俗,未及革除,现在“思易质旧,式昭惟新,自今悉禁绝之。有犯,以不道论”。孝文帝不仅禁止拓跋鲜卑同姓相婚的陋俗,并且积极推行鲜卑贵族和汉族大姓通婚,他自己即取陇西李冲之女为夫人。当时规定:“王国舍人,应娶八族及清修之门”,因此孝文帝特为族弟娶亲。六王之妻,除河南王幹妻为代北贵族穆氏女外,余皆为汉族高门。这样,通过婚姻关系,使鲜卑贵族和汉族高门结合起来。这不仅在于消除双方矛盾,而且使双方在血统上融合起来,共同支持北魏的封建政权。

——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婚俗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北魏孝文帝婚俗改革进行评价。
2023-07-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居住在中原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齐国以“攘夷”相号召,与之斗争,数次援助燕、卫、邢、郑等国,击退狄与楚的进攻。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进入战国时期,在长期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这一时期,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改为奚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40

材料三     比起前代,清朝的贡献就在于: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姓氏改革的理由。结合所学,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清朝巩固边疆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023-01-1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3 . 中华传统文明以农业文明为主,粮食作物有粟、麦、稻、玉米等。这些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对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小麦原产于西亚,大约4000年前传入中国,经历了环境适应与品种改造,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空间扩展历程。小麦的传播是在两个因素推动下完成的:其一为喜好面食的北方人南迁;其二为稻麦复种制的出现。黄河流域实施两年三熟制重在提升地区经济实力,而南方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则直接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连为一体。将水旱两种作物融入统一地块的同时,不仅空间上实行了南中有北、北中有南的作物分布格局,而且推动了两大流域间的文化认同与空间整合。

——摘编整理自沈为慧、赵剑锋等主编《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   像云南这样的边远地区,玉米是在16世纪传入的。以种植玉米为主,开垦陡峻山岭的过程,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最南部的开化、广南、普洱三府中,曾以疟疾流行闻名的原始森林,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已被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的移民砍伐殆尽。

——[美]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年》葛剑雄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麦传播的不同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麦从中国北方传到南方最有可能发生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在云南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麦、玉米等作物传播带来的影响。
2023-02-12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孝文帝刚在洛阳定居下来,立即拟定除皇族九姓(包括元氏共十姓)最尊贵外,以勋臣八姓为最高门第。其他各个宗族也按照祖宗官位高低分别列入姓族。一般的本族人民被排斥在姓族之外,成为庶姓编户。汉士族原有门第等级,孝文帝又重新辨别其高下,承认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等汉族大姓为郡姓之首。在郡姓内,各按其祖宗阀阅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称为四姓。汉人四姓与鲜卑八姓地位相等,享有同样特权,不得授予卑官,还通过法令形式,确定“以贵承贵,以贱袭贱”。他还自己带头,并要求皇族娶汉族名门士家之女为妻。

——摘编自马德真《论北魏孝文帝》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士族制度改革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士族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3-06-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帝是先秦时期众多的传说英雄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史“自黄帝始”的传统,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有时也流露出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如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汉)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以边境征伐哉!”

——摘编自王盛恩《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材料二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措施,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朝歧见。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政权汉化的特点及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史籍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人口资料。先秦时期人口在两千万左右;西汉平帝时约五千万;东汉初二千七百余万,东汉中期约五千万;唐初一千万,开元时五千万;明朝永乐时四千五百万;清初三千万,清乾隆初年时一亿四千万,道光时四亿一千万……秦派军队征服了珠江流域的越族后,在那里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同时迁移中原居民五十万人与越族杂居,中原的铁器和先进技术也随之传入越族地区。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率鲜卑贵族南迁并定都洛阳,使得拓跋部这个文化程度较低社会发展落后的部落逐步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唐末以后许多中原人民迁到契丹境内;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大量北方居民南迁。

——摘编自王春香《浅谈中国古代人口的变化和人口迁徙》

材料二   魏晋统治者为了扩充军队,增补劳动力,通过强制和招引,迫使匈奴、羯、氏、羌、鲜卑5个少数民族向南迁徙,史称“五胡内迁”。自西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罕见的“北人”南下现象,《晋书食货志》就此写道:“晋末,天下大乱,生民道尽,或死于干戈,或毙于饥馑,其幸而存者盖十五焉。”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一度存在多个相互敌对的政权,每个政权的内部又存在多个敌对势力,“胜者为王败者寇”,流人也便随之多了起来。大批流人被迫迁往偏远地区,在当时自然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但从另一角度看,对流放地区的发展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如三国时期的虞翻,曾被流放到交州。史书上说,他在那儿“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

——摘编自李春光《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至南宋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人”南下的原因及影响。
2023-01-17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某时期政权更迭图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内容,填写出图中标号①②③处的名称。
(2)据图概括说明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特点。
(3)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2022-12-02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元嘉……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ǒ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今浙江绍兴)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ù)、杜(古代关中地区县名)之间,不能比也。荆城(即荆州,指今湖北、湖南地区)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史料阅读”

材料二 北方南下的个体流民或农户,不可能有现成的良田耕种,所以深入还末被圈占的山地,开垦小块土地以维生,便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长江流域不少的丘陵、山地,为旱作农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空间。东晋南朝政权在发生大旱,稻作因缺水难以进行时,敦促种麦。东晋南朝面食流行,甚至成为朝廷规定的贡品。

——何德章《六朝江南农业技术问题》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

——《史记·货殖列传》

【翻译:江南地区,地域广阔而人口稀少,以稻米为饭鱼为菜,意指吃米饭和鱼,(那里的人们)依然用最原始的火烧树林种植,和从事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不用通过买卖交易就可以自给自足。(加之他们又)不懂得积攒聚敛剩余农作物,从而无法应付灾年,因此都很贫困。】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采用大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积极推进改革,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下诏祭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魏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并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