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一时期朝代更迭的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应填写的正确朝代是(     
A.前秦隋B.西晋北魏C.北魏后赵D.西晋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2022-10-08更新 | 1272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该诏书(     
A.沿袭了鲜卑习俗B.促进了南北统一
C.推动了民族交融D.导致了平城迁都
2022-10-03更新 | 622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9-08更新 | 6129次组卷 | 7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5 . 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箕坐和垂脚高坐皆被视为不恭敬的傲慢行为,在正式礼仪场合颇为忌讳。而魏晋时期,“胡床、胡坐”即垂脚坐胡床和佛教徒垂脚坐“小床”,在汉人生活中广为传播。魏晋时期习俗的这一变化表明(     
A.儒家思想失去了正统地位B.儒佛学说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C.民族交融推动了习俗变迁D.胡化与汉化的过程交替进行
2022-09-07更新 | 999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人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迁徙到边疆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各少数民族已全部封建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7 . 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日:“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2022-06-14更新 | 621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4-201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魏晋以来,源自汉代乐府的清乐发展开来。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清乐的发展说明()
A.中原文化的消亡B.民族文化的互动C.礼乐制度的强化D.西域文化的发展
9 .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
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2022-03-09更新 | 1088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北朝《齐民要术》提到的“胡物”有:胡饼、胡椒酒(竿拨酒)胡饭、胡羹、差煮等,中原地区的汉人也逐步采用烧烤兽肉、奶酪为饮料的胡人习俗。这表明
A.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加强B.胡汉之间的差别已消失
C.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先进D.汉人开始接受胡人习俗
2021-12-22更新 | 281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假期作业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