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2019-08-23更新 | 1064次组卷 | 4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是
A.制定俸禄制B.实行三长制
C.迁都洛阳D.颁布均田制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4 .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2019-01-30更新 | 161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县甘谷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7 .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主要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对此鲁迅先生评论道:“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该评论体现了鲁迅的
A.英雄史观B.唯物史观C.正统史观D.阶级史观
8 .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了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学会了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D.生产生活稳定性增强
2018-04-10更新 | 105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时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B.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2017-12-07更新 | 24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秦安县二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10 . 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在此反映北魏孝文帝
A.改革的坚强决心
B.实行汉化政策
C.入主中原的愿望
D.废除宗法制的决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