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1 道试题
1 . 在北魏平城时代,皇室宫廷宴会并不赋诗,而是举行射箭比赛,全然保持游牧民族的风气。到洛阳时期,君臣游宴中已加入了文学活动,王公贵族的庭院、佛教寺庙,都成了士人的文学活动场所。该现象说明北魏迁都后(       
A.地域文化南北分明B.中原文化得到复兴C.佛教与儒学的交融D.南朝文学受到推崇
2024-02-2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北魏孝文帝曾于太和十二、十三年两次下诏,不仅要求全国普遍修治水田,还要求派遣熟悉水工的工匠前往,进行技术指导。这说明,当时(     
A.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B.全国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C.统治者提倡精耕细作D.政府鼓励发展庄园经济
3 .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留下很多成语典故,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与下图所示事件相关的历史典故是(     
A.三顾茅庐B.赤壁之战C.走马观花D.草木皆兵
2024-02-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北魏孝文帝改革积极接受汉族生活方式和文化,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同时,胡服、胡食、胡床也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开来。这体现了(     
A.民族交融的双向性B.农耕与游牧文明隔阂被打破
C.胡汉观念已经消失D.全国已经形成大一统的局面
2024-02-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孝文帝将“拓跋氏”改为“元氏”的理由,主要是对于黄帝(       
A.文化上的认同B.血缘关系认同
C.生活地域认同D.历史传统认同
2024-02-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贵族醉心于高冠博带的汉族章服制度;紧身便于劳作的北方游牧民族服装在汉族劳动人民中广泛流行,并影响着汉族传统的服饰。这种现象体现了
A.科技进步B.政权对峙C.民族交融D.经济繁荣
2024-02-2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记载,北魏孝文帝仿汉制确定士族门阀时,“魏晋旧门,入魏仍有官宦,虽官品稍低,仍列于士族,次等士族以及本非士族者,只要入魏官爵显赫,也入士族,甚至上升为高门右姓”。这一举措(       
A.旨在瓦解东晋的统治B.打击了北魏守旧势力
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实现了鲜卑族的汉化
2024-02-19更新 | 22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北魏灭亡后,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将汉族地主武装与鲜卑部落兵融合,并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     
A.有效防范了地方割据B.保证了西魏的长治久安
C.导致了门阀世族兴起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4-02-19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八)历史试题【河北卷】
9 . 河北省临漳县附近的北齐古墓壁画保存完整、内容丰富、古朴典雅。壁画中的人物,有一些典型的身材高大、高额深目、浓须卷发的人物形象,很显然高洋在位时除了汉族官吏外,还有大量的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官吏。这反映出(     
A.多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B.各民族间的隔阂已然消失
C.游牧文明具有强大的活力D.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
2024-02-1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10 . 胡人的婚姻观念本来颇为开放,“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怀”,即是这一观念的典型表现,但北朝时,胡人在男婚女嫁时却受“父母之命”的观念束缚(这一观念源于《诗经》),北朝乐府民歌中就唱道:“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这说明(     
A.胡汉文化融合的趋势明显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C.传统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理学思想严重限制婚姻自由
2024-02-09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