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 氐、 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虚, 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 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 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 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4-03-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其目的在于与南朝争取文化正统地位。他认为洛阳是东汉、魏晋故都,北方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翦伯赞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其原因主要有:代北地区农业生产不能满足国都平城日益增长的需要;摆脱代北鲜卑贵族保守思想;加强镇压中原人民起义。王仲荦认为孝文帝之所以要迁都,一是为了更好地镇压中原的汉族和其他各民族人民;二是解决塞北一带严重粮荒;三是避免柔然人的势力。

——摘编自戴雨林《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问题研究综述》

材料二   在出任参知政事的头一个月,王安石就设置了创立新法的专门机构,即“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制定一些有关政府财政和社会经济的立法。制定出的第一个新法就是“均输法”,通过这一法令的实施,不但要使“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且要把天下利权收归政府掌握;接着又按照“理财以农事为急”的原则,制定了“农田水利法”,大兴水土之利;制定了“青苗法”,限制豪强高利贷的发展,减轻农民在青黄不接或荒年之际的苦痛;还把“差役法”改为“募役法”,以使农民尽可能多地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发展生产。

——摘编自菅明军《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及其振兴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经济改革的影响。
3 . 中华民族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华)夏作为民族名称的出现,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华)夏正是与四周的夷、蛮、戎、狄的对称。

——摘自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材料二   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夏作为民族名称”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的时间。
(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概述其历史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孝文帝推行改革鲜卑族生活方式政策的直接目标是要用儒家的札治与孝治思想来完成鲜卑族的文化变迁,继而确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鲜卑民族在婚姻丧葬习俗、发式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同汉族一样,具有同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接受汉文化,与汉族相融合。

——摘编自岳雪莲《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拓跋鲜卑的文化变迁》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分析北魏孝文帝推动鲜卑族“文化变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2)综合材料一和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2023-11-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鲜卑族进入中原以前,其社会形态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可以说是“魏初风俗至陋”。进入中原以后,由于鲜卑贵族内部奴隶主保守势力的存在,这种封建化转化是十分缓慢的。原先迁徙式的游牧经济进入中原后逐渐弱化,封建农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他不可能同落后的经济制度平等相处,这两种经济所代表的阶级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北魏政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以占少数的鲜卑族人来统治占大多数的汉人和其他民族人,尤其是以一个落后的民族来统治比他先进的民族,其间反差,势必导致民族间的隔阂。因而完成鲜卑族的封建化与处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孝文帝时期的改革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摘编自龚荫《试论北魏封建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内容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认为,在古代民族关系中,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是文化较低的民族被文化较高的民族所同化、融合。高者必然要同化、融合低者,这是一条“历史的永恒规律”。但是,我们一接触中国古代民族史的实际,就会感到这条“规律”不能完全概括、解释民族交融中的复杂问题,它只能说明中外历史上民族交融的主要方面。可是,习惯于在已有的理论格局中因袭的人,却抱着这条规律不放,这就势必在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忽视少数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南北朝时期,北齐、北周统治阶层多为汉化浅而胡化深的集团,他们较南朝的统治阶层较少浮华虚诞,遗落世务,轻视妇女;而重视武事,讲究实际,重视寒门人才。陈寅恪说:李唐王朝“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这些才是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关键。

——摘编自古非《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思考》

材料二   综观中国古代史,便可发现几个现象极为引人注目:一为历史总是在政治上的分裂与统一中曲折前进。每次分裂之后都必然出现更大规模的、更深层次的统一。二为民族关系也总是在斗争和交融中曲折地发展。每一次斗争之后,也总是要出现新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民族交融,而且伴随着每次交融的出现,都毫无例外地要出现较长时期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三为政治上的每次分裂与统一,也总是和民族之间的斗争与交融息息相关。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极强的内聚力和亲合力。而中原地区就是一个熔炉,把周边不断涌入的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不断熔炼、提纯,最后浇铸成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创造出辉煌灿烂、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使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摘编自高鹏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散论》


(1)概括材料一关于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氏、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8 .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者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1)归纳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内容。
(2)任选材料一中变法的两条内容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二   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归纳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要求:要高度概括,不能完全抄袭原文)。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孝文帝改革。
2023-02-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平城时代是北魏势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但随着北魏帝国的发展,平城已不再适宜作为都城。其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不利于农牧业生产,经常发生粮食危机。又“平城无漕运之路,故京邑民贫。”……孝文帝最终选择洛阳作为新都,既有洛阳自身的优势,如洛阳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并可“通四方之运”,亦是其政治理想使然,孝文帝具有强烈的正统思想和天下观念,实现大一统理想是其迁都洛阳的必然。其次,孝文帝的风俗改革,只有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洛阳方能完成,由此可反观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王东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补论》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的风俗文化改革”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采用大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积极推进改革,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下诏祭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魏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并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