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北魏孝文帝(     
   
A.重视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
2 . 北魏太武帝时期,身为朝廷重臣的汉人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秉笔直书拓跋氏祖先“收继婚”等习俗历史而被拓跋焘下令族诛;孝文帝推行迁都城、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语、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孝明帝时期则发生由驻守北方的少数民族军人掀起的北魏六镇起义,并出现敌视汉化、压迫汉人的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多元文明的冲突与交融B.民族矛盾的激化与民族关系的紧张
C.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激烈D.先进民族的征服与弱小民族的反抗
3 . 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A.重农抑商,推行县制B.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4 . 《宋书》记载:“江南……至于元嘉(424年—453年)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北民南迁充实了劳动力   ②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
③南方政局的相对稳定   ④国家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出现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又增派援军,终于征服了越族,建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秦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人民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在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南方边地的过程中,也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为统治越族地区采取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对于汉族文化产生的正向作用。并结合所学,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的部分截图,这一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当时中国境内并存许多政权,也出现了短暂统一的局面。其中B代表的政权是(  )
A.西晋B.前秦C.北魏D.北周
7 .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举对于北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举措,并能起到同样效果的有(  )
①开通巩固统一的大运河②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③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④颁行九品中正制,维护鲜卑贵族特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资治通鉴》记载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孝文帝此举产生的影响有
①彻底消除了民族间的矛盾   ②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③实现了北方与南方的统一   ④促进了北魏经济与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指江南)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
A.导致士族专权现象B.加剧民族之间隔阂
C.推动江南经济发展D.促使东晋统一北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下图为某一时期民族迁徙的示意图,该时期是
A.战国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