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迁都洛阳好,举目眺黄河。胡地民风殄,汉家文教播。三长制谐和。本已尊孔子,何为崇佛陀。”该诗提及的帝王是(     
A.秦二世B.汉武帝C.汉光武帝D.北魏孝文帝
2024-01-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太和二十年(496 年)正月,北魏孝文帝下诏: “魏之先祖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主元也,宜改姓元氏。”此举意在 (     
A.促进北魏统一北方B.消除民族间的隔阂
C.弘扬儒家先进文化D.维护政权正统地位
2024-01-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学汉语,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姓氏,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孝文帝的这些改革主要(     
A.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B.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大开发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D.激化了南北方民族的矛盾
2024-01-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北魏时期,汉人士族围绕礼制争论不休,孝文帝不得不遣使江南,引入江南典籍解决问题。南齐也每年“特简才学之士,以为行人”,向北魏展现江南的人物风流。这说明当时(     
A.国家和平稳定B.文化认同强化C.南北贸易频繁D.民族矛盾消除
5 . 公元5世纪,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的改革,史称“元和改制”。上述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是(     
A.完成了国家统一B.符合时代的发展
C.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D.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4-01-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北魏接受了汉人筑城防御的观念和方法。在面对柔然袭击边境时,北魏一个鲜卑出身的将领源怀认为“用夏制夷,莫如城郭”,建议筑城置戍以防守边境。这说明当时(     
A.南方政权林立B.统一条件成熟C.民族交融加深D.经济得到恢复
7 . 下表是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籍记载,孝文帝推行这些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文献

出处

(太和)十有八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语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高帝纪下》

九月庚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亢也,宜改姓元氏。

《资治通鉴》

A.削弱鲜卑旧贵族的势力B.效仿中原衣冠制度
C.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孝文帝继承(冯)太后遗志,模仿汉朝礼仪,做明堂、建太庙、正祀典、迎春东郊、亲耕籍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养国老、庶老,允许群臣守三年之丧。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在考课诏中规定:“二千石官吏考在上上的,试充四品将军,赐乘黄马一匹:考在中上的,委任五品将军:考在上下的赐给衣服一套。”同年冬天,设太乐官,议定雅乐;命中书监高闾与乐官讨论古乐,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太和十六年一月,颁布五品诏;四月,颁布新律令,废除了北魏初年残酷的辗刑(车裂)、腰斩,把夷五族、夷三族等酷刑加以降等,夷五族降止同祖,夷三族降止一门,门诛降止本身。

——摘编自白至德《大分裂·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材料二   19331940年,罗斯福进行了美国史无前例的政府主导改革项目,把联邦政府的角色转变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进行规划、支出、干预,甚至尝试公有制。经济复兴计划对金融市场、农业和工业重点领域展开整治。此外,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公共事业振兴署兴办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和日用品生产,采购过剩农产品,并以工代赈,刺激消费和生产。政府还在所有制方面进行改革,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河谷管理局是对新型所有制的大胆尝试,该机构成为实施区域计划经济和商业管理的重要机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摘编自王晓东《罗斯福新政——一场自由派主导的保守改革》

材料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从民族交融的角度概括其改革的效果。
2024-01-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内容、措施类非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9 . 北魏孝文帝十分重视孝道,他指出:“孝顺之道,天地之经”,并多次下诏,要州郡地方访查“力田孝悌”“孝友德义”者“具以名闻”。此外,他还在诏书中指出“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北魏孝文帝的这一举措(     
A.意在整合文化以维护统治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旨在维护儒学正统的地位D.改变了鲜卑族的社会习俗
2024-01-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魏书》载:“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杂)官,一同四姓(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由此可见,孝文帝改革(     
A.平息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B.借助宗法观念整顿社会风俗
C.清除了封建政治统治祸根D.参照门阀制度吸取政治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