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的管辖B.唐朝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正式确立
C.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具有向心力D.唐蕃互遣使者维持双方友好关系
2023-10-04更新 | 467次组卷 | 13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某学者提出,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变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的论述意在说明(     
A.传统儒学思想的僵化和局限B.制度创新源于少数民族文化
C.对外交流促进思想文化转型D.民族交融对隋唐盛世的影响
2023-01-16更新 | 114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骆驼这种独特的动物成为唐代的一种象征符号,从国家、社会到精神生活层面,我们都能够看到骆驼的身影。骆驼在唐代的全面参与反映了
A.骆驼已取代耕牛成为主要的农用动力B.各阶层寻求异域珍宝的社会奢靡之风
C.已形成西部少数民族移居中原的浪潮D.对外贸易与开拓成为社会的价值追求
4 .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西北各部首领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的原因是
A.唐朝国力强盛B.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他主张对外开放D.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人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人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1-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乐、胡舞、胡饼”所反映的现象,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统治阶级如何“同化、融合周边各族”。
7 . 唐代的长安城“胡化”严重,都城的生活融合了西域的风尚,服饰、饮食、娱乐等皆受到影响。其中,贞观年间“胡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政府设置了安西都护府B.“三教合归儒”的推动
C.唐太宗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D.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