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以诗词证史是史学研究重要方法之一,对下列诗词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诗词

理解

A

“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陆海人山辐輳,万国欢声。”民族间交往频繁

B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人世俗化的审美意趣

C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是敦煌出土的西魏大统十三年籍帐所见土地占有情况(部分)。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姓名年龄何时取得授田资格“授田”情况
侯老生55公元510年(北魏永平三年)麻正足
叩延腊腊52公元513年(北魏延昌二年)麻正足
白醜奴41公元525年(北魏孝昌元年)麻足,正未受
那雷处姬37公元528年(北魏永安元年)麻足,正未受
房英英29公元537年(西魏大统三年)麻足,正未受
白显受18公元547年(西魏大统十三年)麻、正未受
[注:“麻”指北魏至北齐分配种麻的田,“正”即正田(露田)]
A.自耕农经济大量破产B.土地交易为国家严格控制
C.均田制后期推行不力D.农业生产服务于租调征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据唐时人说法,此制与租庸调制最显著的不同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据此可知,两税法(     
A.限制了土地兼并B.有利于人口自由流徙
C.保证了生产时间D.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政事堂会议的参加者分为两类,宰相和“行宰相”。前者固定为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后者则是临时被特许的会议参加者,他们必须加带有宰相职衔,否则是不能登堂议政的。唐代政事堂会议的这一分类(     
A.主要服务于皇权的统治B.体现出中枢机构设置过于重叠
C.表明宰相成为决策核心D.折射出决策与执行权绝对分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梁、北齐、隋文帝、隋炀帝时期门下省诸局情况表,由此可见,隋炀帝时(     
时间朝代门下省诸局
502—557南梁公车太官太医骅骝厩
550—557北齐主衣尚食尚药殿中斋帅领左右
581—604隋文帝御府尚食尚药殿内城门符玺
604—618隋炀帝符玺
A.门下省的职能即将改变B.君主集权不断削弱
C.中央行政机构趋于完备D.行政效率逐渐提升
2024-05-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中宗不经中书、门下而自己封拜官职时,因自感心怯和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成为“斜封墨敕”,此途径所封官员时人称为“斜封官”。这反映了(     
A.中枢制度有一定的通融性B.三省六部制有名无实
C.专制皇权凌驾于百官之上D.中书门下不具约束性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

材料二   唐初,面对各个部门之间出现严重分歧,政令难以得到顺利贯彻的问题,朝廷设立了政事堂制度,每遇到需要颁下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后改为“中书门下”),并在政事堂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包括皇帝诏命在内的一切政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方能生效颁行。随着盛唐时代政事堂工作重心向分理行政倾斜,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正式在皇宫内设立了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主要负责起草任命将相大臣、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并承担起了参与决策机务的工作。此后,宋辽夏金元明清各朝都设有翰林学士或学士,在政治权力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政治制度创新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中央决策机制调整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经历了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的演变。“舍人税地”的实现需要各种条件,如丈量土地的技术、复杂的官僚系统等。材料意在说明这种变化(     
A.依靠统治者的意志来实现B.与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有关
C.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D.利于减轻劳动者的赋税负担
2024-04-23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反映的是唐代宰相中进士出身者的比例信息。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B.扩大了儒家思想对皇室的影响力
C.反映了文官政治走向成熟D.促进唐代文化平民化趋势的发展
2024-04-23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皆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励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必为有效,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了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乎王室之上而独立。”此项制度(     
A.适应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B.发展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D.解决了中央与王国之间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