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9 道试题
1 . 公元723年,唐玄宗将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二为一、称之为“中书门下”,成为中央的最高权力机构,中书令是大权独揽的宰相。门下省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审核封驳之权。这一变化(     
A.扩大了宰相参政议政的职权B.进一步减少了中央决策失误
C.实现君主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提高了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
今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唐朝科举制规定,没有触犯律法,身家清白之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士人可以自己推荐自己,决定是否进仕。科举制确立了统一的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让所有学子都有机会按照这种途径获得官职。这表明唐朝的科举制(     
A.利于增强士人的政权认同感B.剥夺了门阀士族的入仕权利
C.使朝廷控制官员的力度加强D.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驻马店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虽然察举制要求郡县官吏定期进行人才选拔,但“乡议士断”才是察举制的首要环节,这意味着察举对象必须先得到乡民的举荐。对基层人才而言,只有发自真心地帮助乡邻,才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而走向仕途。这说明察举制的推行(     
A.利于基层社会和谐B.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带有直接民主色彩D.打破了“世卿世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明代致位宰辅必须经由科举,而应科举必须读儒家经典,但当时的儒学代表人物大多不是位极人臣的大学士或名魁金榜的三鼎甲,而是以道义名节自励,讲求修、齐、治、平之道的各地的理学家。这反映了,明代(     
A.民间儒学的影响扩大B.官方对民间思想控制减轻
C.科举制选材功能失效D.儒家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汉代的征兵制度“一个壮丁,二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要他为国家服兵役,则应该顾及他的家庭负担。当时规定,从二十三岁起,他可以有一年储蓄来抽身为公家服役了”。该制度(     
A.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
C.保障了农民的生活D.兼具经济性和道德性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6 . 唐制,朔望常朝以外,皇帝每逢一、五、九日接见诸宰相,宰相须同进同出。诸宰相“会食于 政事堂”,皇帝还安排很多负实际行政责任的低级官员也进入政事堂。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唐代实行集体议政                                   ②宰相权力的逐步扩大
③外重内轻局面改善                                   ④决策的效率得到提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两税法确立了“支留合送”的税收分配方案,将地方税收总额分为留州、送使、上供三部分, 且采用“以支定收”的原则,严格核定州、使两级的分配额。由此可见,两税法(     
A.削弱了藩镇需据的物质基础B.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势头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税收名目D.保障了封建经济的良性运转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唐玄宗时,润州刺史韦铣虽为高门却不同意让“门第贵盛,声名籍甚者”为婿,坚持嫁女于进士裴宽。尚书李翱的女儿看中文士卢储,李翱遂招其为婿。后来卢储中了状元,一时传为佳话。这反映出唐代(     
A.科举取士成为选官主要途径B.封建门第观念已经消除
C.科举制推动了社会观念变迁D.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加强
9 . (唐)李华《中书政事堂记》载:“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指黎民),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材料突出反映了政事堂制度(     
A.对君权一定程度的制约B.君臣上下皆有所制衡
C.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D.以儒学纲常约束臣僚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学者指出,汉代遵循“先王公卿之胄,才则用,不才弃之”的选官原则,实行以“孝廉”为核心的察举制,在数百年实施过程中突出了“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等选官标准。这些做法(       
A.引领了社会的价值取向B.促进了人才的灵活使用
C.激发了士人的参政意识D.完善了人才培养的机制
7日内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