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纵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三也。符合下列表格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选官制是(       
时期基准特征
西周、春秋游士社会
两汉郎吏社会
魏晋南北朝门第社会
唐以后科举社会
注:太学毕业成绩优秀者分派到中央部门作为“郎”,成绩较次者派遣到地方政府作为“吏”
A.世卿世禄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B.察举制、世卿世禄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C.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列表格是东汉章帝、顺帝时期选官方面的某些举措。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统治者
皇帝主要举措
章帝下诏申明“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以能显”
顺帝规定被察举者要有一年试职,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

A.形成了严格的选拔程序B.以家世作为选官依据
C.放弃了以德取人的选官原则D.重视官员的行政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    

选官制度

民谣、诗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A.①察举制②科举制③九品中正制B.①九品中正制②察举制③科举制
C.①察举制②九品中正制③科举制D.①九品中正制②科举制③察举制
2023-07-23更新 | 325次组卷 | 3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4 . 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选官制度。这说明
朝代制度选拔标准或方式
汉代察举制德行学问,荐举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声望,品评
隋唐科举制考试成绩
A.政府对读书人控制减弱B.官吏道德水平不断下降
C.世家子弟入仕日益受阻D.官员选拔整体趋向公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A.确立完善的分科考试方法B.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
C.采用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D.选拔标准是品德和才学兼顾
2021-07-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时间概况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25—57年在位)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施行“授试以职”,即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

A.确立完善的分科考试方法B.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C.突出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D.重视官员文化素养的考查
2021-04-11更新 | 519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阎步克对曹魏时期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所做统计,其意在说明曹魏时期(  ) 
项目高官贵
戚子弟
中级官
僚子弟
下级官
吏子弟
普通士人合计
汉代官僚民族子弟23.9%8.7%13%10.9%56.5%
家族在汉无官位族望者8.7%8.7%2.2%23.9%43.5%

A.官员选拔注重阶层平衡B.社会流动的通道依然有效
C.儒生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背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对两汉孝廉家世可考者128人的分类统计,根据此表,对汉代察举制解读最准确的是
A.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削弱了身份世袭制
D.沿袭了皇位世袭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