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下表中诗句反应出两税法(     
白居易“胡为秋夏税, 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 农力日已殚。”
柳宗元“蚕丝尽输税, 机杼空倚壁”
杜荀鹤“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
A.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抑制了土地兼并之风
C.简化了政府的税收名目D.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2024-05-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     
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
2024-03-08更新 | 32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王朝吸取隋亡教训,经前期几位皇帝励精图治,王朝统治逐渐走向全盛。杜甫的《忆昔》诗生动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李唐王朝对少数民族秉持开明政策,吸引边地各族慕风向化,纷纷归附。唐都长安城内寓居的外国使节、商人、留学生人数众多,在波斯人开的酒肆中,常见胡姬当垆沽酒、招徕顾客的情景,极为繁华热闹。

——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唐初统治者在隋制基础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为唐前期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制度保证。隋朝确立的科举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起到了抑制门阀、选拔寒庶的作用,成为唐朝兴盛的人事保证。唐初继续施行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扶植自耕农,并在此基础上推行租庸调制,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促进了唐前期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吏读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鼎盛局面的主要表现。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前期出现鼎盛局面的原因及启示。
2024-02-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历四年正月十八日,敕有司:“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佃者,亩率二升。”据此推知,该税制(     
A.改变了旧有的赋税征收标准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计亩征银
C.使人民的税收负担大为减轻D.废除丁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白居易在《赠友》中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认为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问”才能避免“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由此可知,当时(     
A.政府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B.租庸调制仍然得到普遍认同
C.税制改革面临现实性挑战D.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征税标准
2024-01-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加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摊丁入亩
2024-01-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宋人钱彦远上书称:“臣闻隋唐之制,有赋、租、庸、调四者之入。自杨炎变两税法,天下称便。”“天下称便”的主要原因是两税法(       
A.有效地抑制土地兼并B.加强了经济实力C.呈现出因地制宜特点D.简化了税收名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朝租庸调制以征收实物地租为主,但岭南道怀集地区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成银饼。如图是唐怀集庸调银饼,观察该图可知当时(       
A.百姓赋税负担逐渐减轻B.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C.南方税收总额高于北方D.赋税征收管理较为严格
9 . 观察如表,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唐前期课税口数、课口比例表
唐历公历口数课税口数比例
武德年间618—626年(1600万+)(184万+)11.5%
神龙元年705年(3714万+)(590万+)15.9%
开元十四年725年41418712(658万+)15.9%
天宝十四年755年52919309820832115.5%
A.农民负担沉重B.两税法存在严重弊端C.租庸调制废除D.课税“惟以资产为宗”
2024-01-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一)历史试题
10 . 宋人钱彦远上书称:“臣闻隋唐之制,有赋、租、庸、调四者之入。自杨炎变两税法,天下称便。”“天下称便”的主要原因是两税法(       
A.减轻了人身控制B.缩小了征税范围
C.增加了财政收入D.简化了税收名目
2023-12-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沛县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